出自明郭之奇的《一日长至朔风加厉》
拼音和注音
shí nián péng zhuǎn tóng shuāng bìn , sān yuè píng piāo rèn yī h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月:三月sānyuè∶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thethirdmonthofthelunaryear,thethirdmoon]∶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三个月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双鬓:两边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
郭之奇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原诗
谓天宜局恐天荒,与日偕新望日长。
寒谷未经邹律动,阳灰初向管葭忙。
十年蓬转同双鬓,三月萍飘任一航。
海内威加人若此,大风何用苦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