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宴于中舍别驾兄弟宅

子推山上歌龙罢,定国门前结驷来。
始睹元昆锵玉至,旋闻季子佩刀回。
晴花处处因风起,御柳条条向日开。
自有长筵欢不极,还将彩服咏南陔。

作品评述

《寒食宴于中舍别驾兄弟宅》是唐代诗人苏颋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文译文:
子推山上歌龙罢,
曾在国门前与弟兄结驷来。
初见元昆锵玉至,
顷闻季子佩刀回。
晴天鲜花因风起,
皇帝的柳条朝阳绽放。
这个长廊上的宴席之乐满极了,
我们还要歌颂着南陔的彩衣。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颋在寒食节的宴会上离开叔父家时的情景。他与兄弟结束了寒食祭祀,回到了国门前,看见了装饰华丽的乐舞和宝剑。当天气晴朗时,鲜花随着微风摇曳生姿,皇帝的柳树也迎着阳光绽放。在长长的宴席上,人们兴致高昂,欢乐无比,还要赞美南陔地区的彩衣。

赏析:
这首诗以寒食节宴会的场景为背景,以诗人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叙述了一幅热闹欢乐的画面。诗中使用了生动的描写,如“晴花处处因风起,御柳条条向日开”,真实地展现了春日的景象,给读者带来了愉悦的感受。

诗人通过描述宴席的欢乐和人们歌颂南陔彩衣的场景,寄托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快乐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以轻快的语言展示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对家庭团聚和友情的热爱之情,传递出一种浓厚的人情味。

总之,这首诗以细腻的描绘和明快的节奏,勾勒出了一个愉悦热闹、充满欢乐和感动的场景,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家庭与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苏颋的轶事典故

思如泉涌

  唐隆政变后,苏颋负责草拟诏书。他随口述说,让书吏抄写,不仅速度很快,而且斟酌恰当。书吏多次对他道:“请您口述得稍慢一些,我们记不过来,恐怕会把手腕累坏。”宰相李峤叹道:“苏舍人思如泉涌,我比不上啊。”

不让前朝

  开元初期,苏颋、李乂担任中书侍郎,主掌文诰。一次,唐玄宗对苏颋道:“则天朝有李峤、苏味道,并称苏李,才冠当时。如今朕有你和李乂,也不比他们逊色。”

子过其父

  宋璟与苏颋一同执政时,关系融洽。苏颋遇事多谦让宋璟,对宋璟提出的意见,也尽力襄助。宋璟对人道:“我与苏氏父子,前后同时为相,苏仆射(苏瑰)宽厚长者,乃是国器。然而在对朝政提出建议以及处理政务的精敏程度方面,苏颋胜过他的父亲。”

不易忠节

  苏颋担任益州长史时,司马皇甫恂出使蜀地,索取库钱,购买锦半臂、琵琶捍拨、玲珑鞭等物,苏颋却不肯给钱。有人劝道:“您远离京都,不要忤逆皇帝。”苏颋道:“英明的皇帝不会以私人喜爱来夺取公众利益,我又怎能因远离京都而改变忠臣的节操?”

遗书止寇

  巂州蛮酋苴院勾结吐蕃,欲入侵唐朝。苏颋时任益州长史,他抓获一个间谍,不顾官吏出兵征讨的请求,修书给苴院,道:“不要这么做!”并将间谍送还。苴院羞愧不已,从此不敢再动入侵之念。

玄宗罢猎

  苏颋出葬时,唐玄宗在咸宜宫游玩,正欲前去打猎,得知消息后,悲伤的道:“苏颋今日下葬,我怎忍心去游乐。”于是返回宫中。

苏颋的家庭成员

父亲:苏瑰,官至尚书左仆射。

兄弟:苏诜,官至徐州刺史。

兄弟:苏冰,官至虞部郎中。

兄弟:苏乂,官至职方郎中。

苏颋的生平

早年经历

  苏颋自幼聪明过人,能一目数十行,过目不忘,后考中进士,授为乌程县尉,又被举为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累迁至监察御史。702年(长安二年),苏颋奉命复核来俊臣等酷吏所处理的案件,为负冤者洗脱冤屈。

累任要职

  706年(神龙二年),苏颋升任给事中,加修文馆学士,又拜中书舍人,专掌文诰。当时,苏颋的父亲苏瑰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二人同在朝中掌管枢密,荣耀一时。不久,苏颋改任太常少卿。

  710年(景云元年),苏瑰病逝。唐睿宗命将苏颋夺情,授为工部侍郎。苏颋上表推辞,唐睿宗又命李日知前去传旨。李日知回奏道:“臣见到苏颋悲痛欲绝的样子,实在不忍心说什么,担心他会发生意外。”唐睿宗只得允许苏颋守孝三年。

  713年(开元元年),苏颋守孝期满,就任工部侍郎。后来,唐玄宗问宰相道:“有从工部侍郎直接升任中书侍郎的先例吗?”宰相答道:“陛下任用贤能,何必计较其资历呢?”唐玄宗遂任命苏颋为中书侍郎、知制诰,又让他袭爵许国公。

担任宰相

  716年(开元四年),苏颋升任紫微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成为宰相,并与侍中宋璟一同执政。宋璟为人刚正,对很多政务断然裁决,苏颋则顺从其美。在皇帝面前奏事时,宋璟若有没想到或一时答不上来的,苏颋就会上前协助。

  718年(开元六年),唐玄宗下诏严禁恶钱流通,并收缴民间私钱,熔铸为式钱,以致京师人心浮动,各项交易几乎停止。苏颋与宋璟上奏朝廷,建议由太府出钱二万缗,以平价收购百姓手中可供官府使用的滞销物品,并允许两京官员预支官俸,使得良钱流入民间。

  719年(开元七年),王皇后的父亲王仁皎去世,其子王守一请求援用窦孝谌的先例,修筑五丈一尺高的坟墓。唐玄宗同意,但苏颋极力反对:“根据礼制,一品官墓高一丈九尺,陪葬皇陵者也只是高出三丈而已。窦太尉的坟墓,已经受到指责,只是当时无人指出它的过失,现在怎能重犯这样的错误!臣等对此再三劝谏,只是欲成就皇后美名。”唐玄宗大悦,赏苏颋绢帛四百匹。

晚年生活

  720年(开元八年),苏颋被罢为礼部尚书,不久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按察节度剑南各州。当时,蜀地凋敝,百姓流离。苏颋到任后,招募戍卒,开掘盐井,冶炼铁器,通过盐铁来赚取钱财,购买谷物,充实粮库。

  725年(开元十三年),唐玄宗封禅泰山。苏颋随驾前往,并撰写朝觐碑文。十二月,唐玄宗采纳御史中丞宇文融的建议,将吏部的官吏选授事务分为十铨,命苏颋等十人主持吏部铨选。

  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终年五十八岁。唐玄宗在洛阳南门举哀,并废朝两日,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诗词推荐

水银成银利十倍,丹砂为金世无对。此人靳术不肯传,阖户泥墙畏天戒。今子何为与我言,人生贫富宁非天。钳锤橐龠枉心力,齑盐布被随因缘。我来江西晚闻道,一言契我心所好。廓然正若大虚空,平生伎俩都除扫。子言旧事净慈师,未断有为非净慈。此术要将救饥耳,人人有命何忧饥。

独冷官曹可得禁,近来冷过玉壶冰。无钱沽酒休烦送,有马知谁许借乘。罢谒最宜吟惨淡,爱间赢得睡懵腾。鸾凤自合翔千仞,谁遣人间畦弋矰。

绥万邦,屡丰年。天命匪解,桓桓武王。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于昭于天,皇以间之。

野鹰来,高台下。天寒鸟死狐兔伏,枯梢啄雪何为者。宜城有酒煦尔寒,格高鞲暖肉不乾,终日臂尔夜宿安。野鹰来,山中忍饥良独难。天阴日落雪模糊,有虎有虎雄当涂,两猿不饱睨我雏。鹰不来,将奈何。

双倚妆楼宝髻垂。佩环依约下瑶池。鬓边斜插碧蝉儿。不嫁东风苏小恨,未圆明月柳娘悲。舞休愁叠缕金衣。

只办茶杯与酒尊,山中寒日易黄昏。今年闰月迟消息,枉费清宵几梦魂。

相识虽非久,相亲似旧年。论文君岂後,尚齿我惭先。惯狎吴儿水,将浮楚客船。安知不离恨,高柳正鸣蝉。

结绿处燕石,卞和不必知。所以王佐才,未能忘茅茨。罢官梁山外,获稻楚水湄。适会傅岩人,虚舟济川时。天网忽摇顿,公才难弃遗。凤凰翔千仞,今始一鸣岐。上马指国门,举鞭谢书帷。预知大人赋,掩却归来词。天子方在宥,朝廷张四维。料君能献可,努力副畴咨。旧友满皇州,高冠

西陵山水天下佳,我昔谪官君所嗟。官闲憔悴一病叟,县古潇洒如山家。雪消深林自斸笋,人响空山随摘茶。有时携酒探幽绝,往往上下穷烟霞。岩荪绿缛软可藉,野卉青红春自华。风余落蕊飞面旋,日暖山鸟鸣交加。贪追时俗翫岁月,不觉万里留天涯。今来寂寞西冈口,秋尽不见东篱花。

开_广延贤,负_勤求旧。应念南宫老舍人,闲袖丝纶手。两制必当仁,五福无过寿。且喜新年不要□,天要开元祐。

妇德高千古,乡评彻九重。柏舟终自誓,石窌启新封。孙子传清白,闺门慕肃雍。死生无憾处,了不愧三从。

百年陈迹水溶溶,尚忆高人寄此中。晋代衣冠谁复在,虎溪长有白莲风。

西岭松声落日秋,千枝万叶风飗飗.美人援琴弄成曲,写得松间声断续。声断续,清我魂。流波坏陵安足论,美人夜坐月明里。含少商兮点清徵,风何凄兮飘飘。搅寒松兮又夜起。夜未央,曲何长,金徽更促声泱泱。何人此时不得意,意苦弦悲闻客堂。

陇汧归路渺漫漫,且向金笼刷羽翰。院静日长频送语,时时图得主翁看。

宠极心弥小,名尊貌愈恭。勋华双辅翼,槐鼎四登庸。海宇熙春物,边陲罢夕烽。了无能致绩,颂笔漫形容。

五气兮顺行,万彙兮嘉生。繄人兮有异,毓其秀兮最灵。纷总总兮横目,何一浊兮一清。岂后皇兮尔私,命曰贤兮粹精。虽才口兮靡易,匪先觉兮曷程。诞空桑兮开有殷,崧岳降兮周之祯。矧皇运兮配天,作之辅兮差肩。蔼遗芳兮简编,屹柱石兮多贤。眷指李兮嫡裔,祖柱上兮仟。扶舆兮瑞

素幕渡江远,朱幡登陆微。悲鸣驷马顾,失涕万人挥。参佐哭辞毕,门阑谁送归。从公伏事久,之子俊才稀。长路更执绋,此心犹倒衣。感恩义不小,怀旧礼无违。墓待龙骧诏,台迎獬豸威。深衷见士则,雅论在兵机。戎狄乘妖气,尘沙落禁闱。往年朝谒断,他日扫除非。但促铜壶箭,休添

三叠曲,四愁诗。心事少人知。西风未老燕迟归。巢冷半乾泥。流红句,回文字。除燕知,谁能记。一声却到画楼西。云压小鸿低。

平生心事结眉头,满面风埃鬓已秋。大底出门无伎术,奈何今日路贫愁。

篮舆腾腾一老夫,褐裘乌帽白髭须。早衰饶病多蔬食,筋力消磨合有无。不准拟身年六十,上山仍未要人扶。忆昔谪居炎瘴地,巴猿引哭虎随行。多于贾谊长沙苦,小校潘安白发生。不准拟身年六十,游春犹自有心情。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