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陈维崧的《水调歌头.题毛会侯戴笠垂竿小像》
拼音和注音
shuǐ sè lǜ rú yā , yòu shì zhà mó tó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水色:1.水面呈现的色泽。2.淡青色,接近白色。3.方言。指人的白里透红的面色。4.指有水色。5.古代阴阳家以五行配五色,水色为黑色。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原诗
水色绿如鸭,又似乍磨铜。
靴纹细浪忽起,飒飒夹溪风。
数里江村茆屋,一带芦汀蟹舍,下遍钓鱼筒。
云作蔚蓝缬,衬以晚霞红。燃楚竹,炊香糯,五湖东。
新来溪友堪讶,乃是大毛公。
赢得罛师拍手,汝有金貂玉佩,讵是绿蓑翁。
笑起唱铜斗,馀响落蛟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