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杜荀鹤的《寄从叔》
拼音和注音
sān zú bù dàng lù , cháng nián yóu bù y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布衣:(名)①布做成的普通衣服:~粗食。②古代指平民百姓:一介~。[反]贵族。
当路:当路dānglù∶路中间他站在当路望了一会儿∶掌握政权奸臣当路
长年:〈名〉船主人。
不当:1.不想担任;不愿意承担。2.不掌管。3.不应当。4.不相当。
三族:有几种说法。谓父﹑子﹑孙。谓父族﹑母族﹑妻族。谓父母﹑兄弟﹑妻子。指一人犯罪而诛其三族。指上古帝鸿﹑少暤﹑颛顼之不才子,即浑沌﹑穷奇﹑梼杌。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原诗
三族不当路,长年犹布衣。苦吟天与性,直道世将非。雁夜愁痴坐,渔乡老忆归。为儒皆可立,自是拙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