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乐府十篇·夏后氏之乐歌

命於帝庭,纂服是膺。
随山浚川,海宇攸宇。

作品评述

诗词:《补乐府十篇·夏后氏之乐歌》
朝代:宋代
作者:曹勋

夏朝君王在神庙中坐着,身着庄严的礼服。他随着山川的浩渺之势,统治着广袤的海洋和天地间的一切。

【译文】
命於帝庭,纂服是膺。
随山浚川,海宇攸宇。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夏朝君王的威严和统治力量。诗中的"命於帝庭,纂服是膺"表达了君王在神庙中接受天命,身着华丽的服饰,显示其作为统治者的尊严和权威。"随山浚川,海宇攸宇"则表达了君王的统治范围之广,他掌控着山川和海洋,统治着整个世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夏朝君王的威严和统治力量。通过对君王的形象描写,展示了他在神庙中接受天命、身着庄严服饰的场景,强调了他作为统治者的尊严和权威。同时,诗中的"随山浚川,海宇攸宇"将君王的统治范围与山川、海洋相联系,形象地表达了君王统治世界的广泛影响力。整首诗词简洁明了,语言质朴,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通过对君王的描绘,展示了他作为统治者的威严和权力,体现了夏朝时期的君主制度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诗词推荐

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玉笙声里鸾空怨,罗幕香中燕未还。终易散,且长闲,莫教离恨损朱颜。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

白头无复驾征骖,薄有田庐汾水南。但使金穰堪拾穗,何曾玉食欠包酣。莫辞社酒传三爵,犹胜障泥趁六参。不必宗文扶亦可,老人不饮似微酣。

追成栗玉□□冠,纲缀红丝七宝襕。□□宫前看进辇,天旋地□□□欢。

学省三年别,文闱九日同。登高迟曲糵,避湿到芎藭。田舍飘零后,江湖震荡中。忍将忧国泪,滴向菊花丛。

王气销来水淼茫,岂能才与命相妨。虚开直渎三千里,青盖何曾到洛阳。

第一逢春管物化,率先桃李被褒嘉。明朝又数日为狗,回首犹惊岁在蛇。香聚椒盘萦彩字,春生茶碗结琼花。层城独秀东风里,吓瞰川流脉脉斜。

欃抢一扫灭,阊阖九重开。海晏鲸鲵尽,天旋日月来。圣情苏品物,龙御辟云雷。晓漏移仙仗,朝阳出帝台。周惭散马出,禹让濬川回。欲识封人愿,南山举酒杯。

瘦得脸儿两指大。

烟岫供寒翠,风帘舞小晴。短墙分竹色,虚户纳松声。弄笔云窗暖,煎茶玉醴轻。端知孤桧月,独伴夜禅清。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也,尝病,召子咸教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须弥纳芥不为夸,曾向壶中贮九华。灵隐寺前天竺后,好峰都落在君家。

诗要渊明赋,琴须宓子鸣。幸哉吾百里,行矣见双清。民瘼需绥抚,人才待作成。猪肝非我嗜,无事累高明。

白云留客客不住,云在青山客归去。回头惭愧清凉人,长共白云闲一处。

摄提之岁兮厥月惟寅,蓂谁商略兮六荚发春。揆王初度兮箕横翼陈,纷吾先驱兮康护帝茵,谓太平本无象兮,何为而生凤麟。艺兰之九畹兮蕙茝同芬,河润九里兮其源骏奔。春风兮桃李,芳菲菲兮袭人。绶累累兮万石,孰前修兮后尘。阆风兮县圃,归来兮隐沦。芰车兮荷屋,倚桂枝兮轮囷。

此大武者,二十八蹄。茂树之下,丰草萋萋。牧童且嬉,夕阳未西。何如桃林,归去来兮。

津头云雨暗湘山,迁客离忧楚地颜。遥送扁舟安陆郡,天边何处穆陵关。

一枕香消睡恼,十年漂泊江湖。空余清梦绕康庐。记得林间风度。锦绣谷中旧客,襟怀未肯全疏。从今不要别人扶。醉拥紫云归去。

吾生如虚舟,万里常泛泛;终年厌作客,著处思系缆。道边何人居?花竹颇闲淡,门庭净如拭,窗几光可监,堂上满架书,朱黄方点勘。把茅容卜邻,老死更谁憾!

虽凭缣素状仪容,的自毫心蕴妙锋。个个本来天所赋,随人变化有奇工。

玄都重到拂题尘,屈指于今十四春。白石烟消丹灶冷,苍崖日永画楼新。山中自笑黔驴技,天外谁知海鹤身。洞口桃花莫相笑,刘郎犹是少年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