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王灼的《初到西湖(其二)》
拼音和注音
gǔ lái sān bǎi liù shí sì , chūn rù tuí jī cǎo mù huā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百:《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古来:古来gǔlái自古以来古来如此。
草木:1.草与树木。2.指荒野。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百六:古代以为厄运。寒食日的别称。
王灼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岁。据有关史料记载,其著作现存《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其成就巨大,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原诗
古来三百六十寺,春入颓基草木荒。
解作高人无尽供,只馀山色与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