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春情)

小桃小杏红,和雨和烟瘦。
不是点燕脂,素面偏宜酒。
也是惯伤春,可惜闲时候。
正要画眉人,与作双蛾斗。

作品评述

《生查子(春情)》是一首宋代李石所作的诗词。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春情的伤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小桃小杏红,和雨和烟瘦。
不是点燕脂,素面偏宜酒。
也是惯伤春,可惜闲时候。
正要画眉人,与作双蛾斗。

诗意和赏析:
诗人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春情的思念和伤感之情。诗中的“小桃小杏红”和“和雨和烟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但诗人却感到伤感,因为他不能与心爱的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光。

诗中的“不是点燕脂,素面偏宜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俗世间的妆饰相对立。诗人认为,自然的美才是最适宜于春情的表达方式。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春情的思念之情。他说“也是惯伤春,可惜闲时候”,意思是他习惯了在春天感到伤感,但可惜的是他没有闲暇的时候去表达这份情感。

最后,诗人渴望有一个与他一起分享春情的人,他说“正要画眉人,与作双蛾斗”,希望与一个心爱的人一起欣赏春天的美景,共同感受春情的伤感之美。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春天和春情的思念和伤感之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诗人唤起了读者对春情的共鸣和对美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铸就揩磨不计工,岂量资质本顽铜。面前毫发曾无隐,背后看来便不同。

伤怀

船到沧州且少留,客来同上酒家楼。沿河树折枣初剥,满地藤枯瓜未收。

伤怀

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其辞曰: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性

伤怀

无双亭下枝,密密复稀稀。蚌碎珠骈出,须牵蝶合围。会须珍作宝,常恐散成飞。况是东风後,游人莫易归。

伤怀

洪钧转一气,万汇俱争妍。我不与春竞,春胡推我先。清寒徒自苦,幽独有谁怜。且与江南客,共结诗酒缘。

伤怀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恐为妖半夜啼。

伤怀

垂垂水线白封青,一箸能生两眼明。分野自为牛女地,何如堕落玉绳精。

伤怀

御墨淋漓写楚兰,披图却忆政宣间。分明一种湘累怨,万里青城似武关。

伤怀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伤怀

孔雀眠高阁,樱桃拂短檐。画明金冉冉,筝语玉纤纤。细雨无妨烛,轻寒不隔帘。欲将红锦段,因梦寄江淹。

伤怀

内外湖争碧,朝昏时觉遐。友朋非一处,山水作邻家。偶逐葑船散,同随渔火斜。频呼免相失,桥隔是天涯。

伤怀

乌衣东苑内,春色正芳菲。上客调诗律,佳人试舞衣。夭桃连雨发,鹦鹉入帘飞。况是多春酒,厌厌夜不归。

伤怀

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伤怀

仆夫已倦路犹县,脚底殊劳眼底佳。绿锦堆中半团雪,千枫拥出一桐花。

伤怀

唤起窗全曙,催归日未西。无心花里鸟,更与尽情啼。

伤怀

杨花尽做难拘管。也解趁、飞红伴。骢马无情人渐远。沙平浅渡,雨湿孤村,何处长亭晚。欲凭桃叶传春怨。算不似、斜风倩双燕。纵得书来春又换。只将心事,分付眉尖,寂寞梨花院。

伤怀

海天漠漠际无穷,巨舰樯高挟两龙。帆饱已知风力劲,舵宽方觉水情雄。鳌鱼背上翻飞浪,蛟蜃鬐头触见虹。何日定将归泊处,也应系缆水晶宫。

伤怀

天地有万物,尽应输苦心。他人虽欲解,此道奈何深。返朴遗时态,关门度岁阴。相思去秋夕,共对冷灯吟。

伤怀

安危魁柄倚谁操,敛笏千官拱赭袍。能有本根持国论,岂须毫发间戎韬。征求藉藉人多困,羁旅皇皇我亦劳。栖宿与君何计得,半生飘荡似风毛。

伤怀

凄凉时序每兴嗟,那复登高似孟嘉。尚喜乌纱粘皓发,犹存青眼对黄花。百篇剩有诗堪索,九日愁无酒可赊。采采缅怀元亮节,不随流俗竞春华。

伤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