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旅中谕怀》是宋代俞紫芝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浪红尘二十春,
就中奔走费光阴。
有时俗事不称意,
无限好山都上心。
一面琴为方外友,
数篇诗当橐中金。
会须将尔同归去,
家在碧溪烟树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思考和感慨。诗人已经历了二十个春天,却在忙碌的生活中度过了大量的时间。有时候世俗的事物无法满足他的心意,他内心渴望追求美好的山水风景。他将琴视为他在外旅途中的朋友,将写的几篇诗视为自己的财富。他希望有一天能带着这些珍贵的东西回到家乡,家乡位于碧溪之畔,在那里有烟雾弥漫的树林深处。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态度。诗人通过对比白浪红尘与方外好山、琴与诗的寄托,表达了对繁忙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他希望能够回到美丽的家乡,在静谧的碧溪烟树深处寻找内心的宁静。诗中的"琴"和"诗"象征着诗人对艺术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他将这些珍贵的东西视为自己的财富。整首诗词写景简练,情感真挚,流露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生态度和追求的理想境界。
作者介绍
俞紫芝的介绍
俞紫芝(?~1086)字秀老。金华(今属浙江)人,寓居扬州(今属江苏)。少有高行,笃信佛教,得其心法,终身不娶不仕。王安石晚年居江宁(今江苏南京),俞紫芝与其弟俞子中(字清老)从游,颇得赏识。王安石自称晚年门下多佳客(李之仪《书俞秀老诗卷后》),俞氏二兄弟便是代表。
俞紫芝的诗修洁丰整,意境高远,气质不凡。据说他的诗初时不大为人所知,后来王安石把他的诗句“有时俗事不称意,无限好山都上心”写在随身所用的扇子上,众人这才称异而看重他(《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引《潘子真诗话》)。王安石称赞他的诗:”公诗何以解人愁,初日芙蕖映碧流。为怕元刘争独步,不妨陶谢与同游。”
《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三首。《全宋诗》卷六二○录其诗十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