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藕

昔过临平召伯时,小舟就买藕尤奇。
如拈玉麈凉双手,似泻金茎嚥上池。
好事染红无意绪,痴人蒸熟减风姿。
炎州地狭陂塘少,渴死相如欠药医。

作品评述

《忆藕》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克庄。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忆藕》

昔过临平召伯时,
In the past, when I passed by Linping, during the time of Duke Shao,
小舟就买藕尤奇。
I bought some rare lotus roots from a small boat.

如拈玉麈凉双手,
Holding them in my hands, cool like jade,
似泻金茎嚥上池。
I swallowed the golden stems as if drinking from a pond.

好事染红无意绪,
The joyful event dyed my cheeks red with excitement,
痴人蒸熟减风姿。
But such foolishness diminished my gracefulness.

炎州地狭陂塘少,
In Yanzhou, the land is narrow with few ponds and lakes,
渴死相如欠药医。
If I were thirsty to death, I would owe medicine like Xiangru.

诗意:
这首诗词以作者刘克庄的亲身经历为背景,描述了自己在临平召伯时买藕的情景。作者用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藕的美妙之处,将它们比作玉麈和金茎,表达了对藕的喜爱之情。然而,作者也自嘲地指出,这种喜爱只是一种无意义的愚蠢,使他失去了一些风姿。最后,作者将自己的境遇与古代文人相如的渴望故事相比,暗示自己在炎州地区渴望得不到满足的困境。

赏析:
《忆藕》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买藕的经历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物的敏感和热爱。诗中藕的形象被赋予了美好的意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细节的关注和对于美的追求。然而,在描绘美好的同时,作者也不忘自嘲,将自己的行为与痴人相对比,呈现出一种幽默和自我调侃的意味。最后,通过与相如的渴望故事的对比,作者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在炎州地区的艰难处境和对于满足的渴望,给诗词增添了一丝悲凉的色彩。整首诗词表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琐事的感慨和对于命运的思考,既有诗人的情感表达,又有对社会现实的触动,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小隐西斋为客开,翠萝深处遍青苔。林间扫石安棋局,岩下分泉递酒杯。兰叶露光秋月上,芦花风起夜潮来。湖山绕屋犹嫌浅,欲棹渔舟近钓台。

沙寒兼白石,瀼断入青溪。硖雾连山暗,江云出水低。远游殊俗倦,归路故乡迷。日落荒原上,城乌已复啼。

青春初破未容深,趁得清明到武林。官柳野花供醉瞩,版桥山石惬归心。长才凛凛恢游刃,善政优优得理琴。好去天朝鸣佩玉,海边童叟谩歌吟。

烟尘渺渺暗鱼凫,有客翩然赴上都。乞得玉宸新翰墨,要还琳宇旧规模。十年蠲赋纶恩重,万里归程剑影孤。他日青城公案了,紫云深处勘阴符。

荒村日已黄,小泊近横塘。昨夜一番雨,今宵满意凉。湿沙藏蚓唱,风柳卸萤光。隔浦谁家住,吹来荷叶香。

少师名德振鵷鸾,孙子何为短羽翰。不使功名藏竹间,宜留文字後人看。六丁取去嗟韩第,七子亡来恨建安。赖有上公曾塔葬,多情无用涕丸澜。

炎天故绛路,千里麦花香。董泽雷声发,汾桥水气凉。府趋随宓贱,野宴接王祥。送客今何幸,经宵醉玉堂。

为善惟不足,务德莫如滋。古人行此道,名与星斗垂。是邦秃鬓翁,实乃古丑夷。区区岂云难,长者能折枝。上寻声光远,下感风俗衰。老夫强解事,曲学安所施。不见南海滨,举世谁保持。吾方那可用,乡党笑脱颐。但皆指乔木,故园今在兹。乔木诚茂美,叹息将何为。

岁晚斋居寂,情人动我思。每因一尊酒,重和百篇诗。月冷猿啼惨,天高雁去迟。夜郎流落久,何日是归期。

烟笼寒水暝禽栖。满庭红叶飞。兰堂寂寂画帘垂。霜浓更漏迟。鸳被冷,麝香微。强欹单枕时。西窗看尽月痕移。此情君怎知。

官府征白丁,言采蓝谿玉。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

夜冠从昔化文身,峻岳当天自有神。秦帝刻碑三十载,越王栖甲五千人。江连云气分南纪,海接星河近北辰。必竟兴亡谁可料,但闻陵谷变飞尘。

时危安乐是神仙,默有扶持岂偶然。林下且须坚晚节,尊前未用说明年。穷通莫计惟期寿,兴废难言赖有天。恨杀飘蓬白头第,十年风雨别州眠。

太华之松千岁青,尝闻其下多茯苓。地灵山秀草木异,往往变化为人形。神仙不欲世人采,覆以云气常冥冥。台郎何年得真诀,服饵既久毛骨清。汝阳昔见今十载,丹颜益少方瞳明。郡斋政成罇俎乐,高谈日接无俗情。诏书忽下褎美绩,使车朝出行属城。职清事简称雅意,蠹书古箧晨装轻。

宇宙在乎手,万物在乎身。绵绵而若存,用之岂有勤。

南北东西去,茫茫万古尘。关河无尽处,风雪有行人。险极山通蜀,平多地入秦。营营名利者,来往岂辞频。

光世出门头懒回,身将西去犯斗魁。风云自系鹏鹄健,里道正为骅骝开。忆初乡赋选主司,数州侧脑听外台。一朝吾乡腾荐口,姓名喜得丁与裴,笔摇试席动千指,匠精反愧木尽材。六人既拔里中杰,黑白自可消怨猜。君名稍稍近人底,岂是天意激后来。主司南宫顷第一,又尝礼部预拣才。

九龙吐香水,兹事已千秋。道是本无垢,年年浴未休。

吴歈湾月韵江船,屈指同行二十年。胜日五湖看老矣,倦游双鬓各苍然。拟寻诗酒平生社,未了尘埃薄宦缘。后夜西风相忆梦,琵琶亭下水笼烟。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