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

有客谁人肯夜过?独怜风景奈愁何。
边鸿怨处迷霜久,庭树空来见月多。
故国杳无千里信,彩弦时伴一声歌。
驰心只待城乌晓,几对虚檐望白河。

作品评述

诗词:《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有客谁人肯夜过?
独怜风景奈愁何。
边鸿怨处迷霜久,
庭树空来见月多。

故国杳无千里信,
彩弦时伴一声歌。
驰心只待城乌晓,
几对虚檐望白河。

中文译文:
有客谁人愿意在夜晚过来?
只有我一个人怜爱这美丽的风景,却无法摆脱忧愁之情。
边境上的大雁在哀怨的地方迷失了很久,
庭院里的树木虽然常常见到月亮,却觉得空荡荡的。

故乡的消息如此遥远,千里之外无法传来信件,
彩色琴弦时而伴着一曲歌声。
我的思绪只盼望城市的乌鸦在黎明时分出现,
几对空檐下望着白色的河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杜牧在秋夜中寄给斛斯处士许秀才的即景之作。诗人孤独地欣赏着夜晚的风景,感叹自己的忧愁无法摆脱。边境上的大雁迷失在哀怨之地已经很久,庭院里的树木虽然能见到月亮,但却觉得空虚寂寞。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乡音的渴望,但却无法得到消息,只能期待着城市的乌鸦在黎明时分出现,凝望着白色的河水,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一种孤寂和无奈的情感。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美丽的风景和诗人内心的愁绪相对照,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同时,通过描写大雁迷失和庭院树木的空虚,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乡音的渴望,以及在异乡的孤独之感。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牧独特的诗歌才华。

作者介绍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卒大中七年,五十一岁。(据岑仲勉先生作《李德裕会昌伐叛编证》一文所推定之结论。)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耳界千声外,炉薰一室中。妙心那有住,真意本无空。香饭凝盂白,天花蔽席红。闲观色身相,方信幻人工。

朱绂临秦望,皇华赴洛桥。文章南渡越,书奏北归朝。树入江云尽,城衔海月遥。秋风将客思,川上晚萧萧。

剥皮刺血诚何苦,欲写灵山九会文。十指沥干终七轴,后来求法更无君。

北去西游春未半,蜀山云雪入诗情。青萝拂水花流影,翠霭隔岩猿有声。日出空江分远浪,鸟归高木认孤城。心期万里无劳倦,古石苍苔峡路清。

为春瘦。更瘦如梅花,花应知否。任枕函云坠,离怀半中酒。雨声楼阁春寒里,寂寞收灯后。甚年年、斗草心期,探花时候。娇懒强拈绣。暗背里相思,闲供晴昼。玉合罗囊,兰膏渍红豆。舞衣叠损金泥凤,妒折阑干柳。几多愁、两点天涯远岫。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木子当天下,止戈龙。李代代不移宗,中鼎显真容,基千万岁。

单衣初著下湖天,飞盖相随出郭船。得雨人人喜秧信,祈蚕户户歛神钱。黄鸡煮臛无停筋,青韭淹葅欲堕涎。丞相传闻又三押,衡茅未改日高眠。

尽室可招魂,蛮馀出蜀门。雹凉随雨气,江热傍山根。蚕月缲丝路,农时碌碡村。干将磨欲尽,无位可酬恩。

长鱼三尺困横盆,送入清流喜欲奔。报我金匙仅盈寸,掷还聊喜不贪存。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登山临水送将归,揽涕无从日向微。水远山高动千里,春风浩浩客吹衣。

山阴不得见,见期在东阳。东阳忽岁华,欲往又阻长。贻书辄无报,有便复寄将。以君懒於书,我岂望得当。永怀十年别,动止曾莫详。君貌今何如,孰与我老苍。就使白发同,脚力谁弱强。日饭米多少,饮酒可几觞。尚能甘寝耶,比之昔对床。嫂氏亦晚景,吾妇伯姊行。为君过客频,膏沐

寿宁孙老画壁下,当日偶同君此行。是时众里略一揖,自尔乃得君时名。风驰雨绝十五载,此地忽尔相逢迎。见投琴轩两大集,宝匣金钥缄瑶琼。未开试使道所有,毛发寒竖肝胆惊。归来烧灯读至晓,句险短歌报佳惠,它日愿将朝七璎。

孤山和靖真奇士,绕屋种梅清彻底。暗香和月透窗,压尽几多红与紫。挨排花品果为魁,南枝向暖首先开。当时疏影横斜句,几度吟从笔底来。劝君莫奏城头角,吹得梢头花片落。

少年意气王千斤,铁棒曾穿万虏群。壮士从来不病死,孤儿今属羽林军。

我观江南山,如目不受垢。忆食江南薇,子独于我厚。在北思江山,如怀冰雪颜。千峰上云雨,岑绝何由攀。当时喜文章,各有儿子气。尔来颔须白,有儿能拜起。读书浩湖海,解意开春冰。成山更崇崛,顾我丑丘陵。白玉著石中,与物本落落。泾渭相将流,世不名清浊。乞言既不易,赠言

西山何所有,深谷多芳薇。采采者谁子,叔齐与伯夷。食粟良可耻,采薇非为饥。姬氏除暴乱,八百会不期。天下皆称圣,斯人独是非。高节凛千祀,纲常以扶持。

花菊引闲行,行上西原路。原上晚无人,因高聊四顾。南阡有烟火,北陌连墟墓。村邻何萧疏,近者犹百步。吾庐在其下,寂寞风日暮。门外转枯蓬,篱根伏寒兔。故园汴水上,离乱不堪去。近岁始移家,飘然此村住。新屋五六间,古槐八九树。便是衰病身,此生终老处。

洞府瑶池,多是见、桃红满地。君试问、江海清绝,因何抛弃。仙境常如二三月,此花不受春风醉。被贩儿、俚妇折来看,添憔悴。泛雪艇,摇冰枻。溪馆静,村扉闭。须祁寒彻骨,清香透鼻。孤竹赤松真我友,姚黄魏紫非吾契。笑方壶、日日绕南枝,犹多事。(渊明云:“高举寻吾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