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庵题

路入清溪第二湾,东风犹自逗馀寒。
白云粘地扫不去,黄叶恋枝吹未乾。
沙上湿痕谁涉水,天边长啸独凭阑。
道人酒意无醲薄,饮尽携琴月下弹。

作品评述

《常庵题》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范心远。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以及赏析。

中文译文:
路进入清溪的第二个弯,
东风依然戏弄着残余的寒意。
白云黏附在地面上无法扫去,
黄叶依恋着树枝,受风吹拂还未干燥。
沙滩上湿痕是谁踏过水而留下的,
天边传来长啸,孤独地倚在栏杆上。
道人酒意并不浓烈,
喝完酒后带着琴,在月下弹奏。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清溪的景色,展示了秋天的景象和一位道士的闲逸生活。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传达了对季节变迁和人生境遇的思考。

赏析:
《常庵题》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示了秋天的景色。清溪、白云、黄叶等意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营造出秋日的宁静氛围。作者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描述东风戏弄残余的寒意和黄叶依恋树枝未干燥等场景,展示了秋天的微妙变化和季节的过渡。

诗中的沙滩湿痕和天边长啸则增加了一丝神秘感和诗意。沙滩上的湿痕暗示着有人曾经到过这个地方,但具体是谁却不得而知,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而天边传来的长啸,则给整个环境增添了一种独特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一种孤独而又深邃的情感。

最后,诗中道人饮酒、携琴在月下弹奏的描写,表达了一种闲逸自得的心境。道人并不沉醉于酒,酒意并不浓烈,而是在清醒之间带着琴,在月色下弹奏音乐。这种描写呈现了一种超脱尘俗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作者对季节变迁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同时,通过描绘道士的闲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艺术的追求,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俗的生活态度。

诗词推荐

离根怪石起憎云,浅带春泥碧藓纹。乞与诗人时醒酒,也胜豪夺任监军。

载酒何人过子云,传呼鸡犬亦惊奔。门无车马苔侵径,坐近池台竹覆尊。好月邀人留晚照,疾雷催雨过前村。独醒楚子真多事,共醉愚溪百尺浑。

三杯攻散愁肠易,百岁频开笑口难。谁与南柯太守说,黄粱未熟且追欢。

或问汉庭名卿,仅数洛阳耆英。汝见诸公执贽,各为老子寄声。

叶落萧萧雍树根,疏林带郭半颖村。卧闻车马墙边过,无事呼儿早闭门。

农家累月望云霓,多谢贤侯恳切祈。群望三旬几遍走,百川一夜忽东之。天心感格直堪必,岁事丰登尚可期。和气致祥非诞语,愿将此意播声诗。

不数浮溪与止斋,网罗欲与巽岩偕。极知浩博窥辕固,未肯轻浮学祐涯。愧我孤根难树立,误君初草未编排。藏山行世俱闲事,莫把穷通累雅怀。

有屋吾堪老,无田子缓求。长江惟可饮,万事不须谋。政尔天从欲,端因鬼瞰忧。平生晏平仲,能费几狐裘。

夏秋雨集浍沟盈,雨过江空洲渚生。事到无根元易涸,要将心地作池城。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

江西诗社久沦落,晚得一人刘改之。不向岭头拈取去,此衣此钵付他谁。

昔读此离骚,今朝渡湘水。荒草满秋原,何处寻芳芷。

盘旋山水间,隐者固所乐。寐寤独言时,畎亩心犹昨。

是个碑文念得全,聪明灵性自天然。离吴别楚三千里,入洛游梁二十年。负艺已闻喧世界,高眠长见卧云烟。相逢与我情何厚,问佛方知宿有缘。

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唤取笙歌烂熳游。且莫管闲愁。好趁春晴连夜赏,雨便一春休。草草杯盘不要收。才晓便扶头。

千金用尽教琵琶,一旦长抛巷柳花。回首红颜似尘土,绿珠不属季伦家。

栽松成径百余尺,隔径开堂似两家。厌事共邀终日饮,渴春先赏未开花。客来庭树鸣寒鹊,酒入肌肤忆冷蛇。衰病不胜杯酒困,醉归倾倒欲乘车

石门无旧径,披榛访遗迹。时逢山水秋,清辉如古昔。常闻慧远辈,题诗此岩壁。云覆莓苔封,苍然无处觅。萧疏野生竹,崩剥多年石。自从东晋后,无复人游历。独有秋涧声,潺湲空旦夕。

古屋黄昏蝙蝠飞,尔飞干我竟何为。但愁蚊子且生翼,饱尔亦当侵我肌。

日高斗帐朝慵卧,胡蝶双飞绣帘过。庭空花片蜂蜜成,槛落香泥燕巢破。素罗便面题两行,烧药幧头篸一个。清明过却不成妆,梅子枝头豆来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