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哭南台从弟(二首)

千金用尽教琵琶,一旦长抛巷柳花。
回首红颜似尘土,绿珠不属季伦家。

作品评述

《再哭南台从弟(二首)》是明代沈宪王所写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千金用尽教琵琶,
一旦长抛巷柳花。
回首红颜似尘土,
绿珠不属季伦家。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深深地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无常。诗人借用琵琶、巷柳花、红颜和绿珠等意象,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和爱情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抒情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爱情的悲伤和思念之情。下面是对每个句子的具体赏析:

首句"千金用尽教琵琶",表达了诗人用尽心力学琵琶的无奈与痛苦。琵琶作为古代乐器,具有悠扬的音色和感人的音律,是表达情感和吟唱诗歌的重要工具。诗人用"千金用尽"的形容,强调了他对琵琶的投入和全情付出。

接下来的一句"一旦长抛巷柳花",通过抛弃巷柳花来比喻诗人与所爱之人的分离。柳花是春天的标志,象征着生机与美好,而"长抛"则意味着永远地离别。这句表达了作者与所爱之人之间的痛苦离别和无法挽回的失去。

第三句"回首红颜似尘土",以红颜作为形象,将美貌和青春比作飞逝的尘土。红颜是指美丽的容颜和年轻的时光,而"似尘土"则暗示了时间的残酷和美好事物的消逝。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和爱情的感慨和无奈。

最后一句"绿珠不属季伦家",以绿珠比喻所爱之人的珍贵和无法拥有。绿珠是一种稀有而珍贵的宝石,象征着诗人渴望但无法拥有的爱情。"季伦家"则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家庭,表达了诗人无法拥有爱情和家庭的遗憾和失落。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通过琵琶、巷柳花、红颜和绿珠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和爱情的思念和无奈之情。它唤起人们对时间流逝和人事无常的共鸣,反映了生命中的悲欢离合和无常变化的真实性。

诗词推荐

三晋连年苦被兵,九重拊髀忆豪英。诏书更不从中御,万里长城一委卿。

杏花零乱。拟把百觚来判断。病卧漳滨。不见枝头闹小春。吾衰老矣。一醉花前犹不遂。情绪厌厌。虚度韶光又一年。

泽国春来少遇晴,有花开日且飞觥。王戎似电休推病,周顗才醒众却惊。芳景渐浓偏属酒,暖风初畅欲调莺。知君不肯然官烛,争得华筵彻夜明。

周公制乡礼,无有相通佐。鼎肉送子思,烝豚出阳货。交亲随高低,岂问小与大。自从此礼衰,伏腊有饥卧。乡人慕古俗,酬酢等四坐。东邻遗西舍,迭出如蚁磨。宁我不饮食,无尔相咎过。相从庆新春,颜色买愉和。

平生拙状物,出语辄自咍。久欲颂梅花,恒恐累纸写不该。羡子年少气豪每,诗筒往往岁一来。语不惊人生意不止,笔力待尽千松煤。我以病骥追霜隼,著鞭不上嗔人催。置诗太息梅困我,恨不纵斧寻条枚。嗟乎孤山无人老坡死,水边竹外谁低徊。我尝欲拟禁字体,不道雪月冰琼瑰。退藏物

昔人曾此谈空有,花雨纷纷绕座寒。堪笑空生无伎两,不曾开口被人瞒。

诗以情寄,而拳拳首子侄之示。又使之宝而勿弃,亦足以见其得意。

相逢一解颐,款曲吐肺腑。主人爱敬客,童孺亦呼舞。击鲜倒家酿,花枝照樽俎。善谑时绝倒,惜饮亦径醉。十年一会面,此身几寒暑。不见即相念,临分无可语。翰墨要陶练,饮食谨调护。行役今何时,天寒岁将莫。故乡松梓荒,他乡寓儿女。岂不念之深,只觉丹心苦。天机马出塞,人事

阁傍江城外,窗开云水间。只因尘境远,自觉主人闲。日落见归鸟,月明看远山。移船候潮至,相送野僧还。

丹枫酣霜压林丘,黄叶老尽岩西头。不应蔓草烟漠漠,并作粉绘苍山秋。

仲春会桃源,青年映霞举。道人吹铁笛,主者捉玉麈。野航晨不渡,溪渔来何许。欹坐蟠根阴,匡庐故仙侣。众宾各雅兴,辞适忘尔汝。怀哉张李辈,明月在空渚。复念东海迂,云林夜来雨。

槁项疲农病夏畦,喜闻烟雨四天垂。旋寻秔稻供糜粥,惊见新香玉满匙。

莫倦连期在醉乡,孔门多恋惜分行。文章声价从来重,霄汉途程此去长。何处听猿临万壑,几宿因月滞三湘。炉峰若上应相忆,不得同过惠远房。

石中韫着无瑕玉,矿里淘成紫磨金。八十年来岑铁面,谁知一片老婆心。

去始丰城剑,还终大仰禅。纵横几诗句,摹写百山川。竹使承流日,蓬山促召年。侬行亦何为,白首使如迁。

刘几伯寿也。刘有二侍妾,名萱草芳草,吹铁笛骑牛山间,玉华亭榭遗*吩谘伞=鹛糜裉冕陨绞拢??乔肀谏偈疑饺???逯??病*山家酿初熟,取醉不论钱。清溪留饮三日,鱼鸟亦欣然。见说玉华诗老,袖有忘忧萱草,牛背稳於船。铁笛久埋没,雅曲竟谁传。坐苍苔,?乱石,耿不眠。长松夜半悲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华馆压清波,坐待南风至。须知明牧贤,善达吾君意。

寻芳长恨见花迟,岂意看花独後期。试藉落英聊共醉,为怜残萼更攀枝。清香肯以无人减,幽艳惟应有蝶知。开谢两堪成怅望,伤春不到柳丝时。

六月访古壑,衣巾全似秋。多无百年寿,能得几番游。泛酒月流硖,听笙云满楼。相忘有樵者,来往共夷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