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珠寺明月楼

云坼崖分邃景藏,更烦清樾护幽芳。
林深草木四时润,日薄窗棂多半凉。
睡过午阴茶乳白,醉馀霜桧藓花
苍。
两旬来结僧房夏,赢得他年戒腊长。

作品评述

《月珠寺明月楼》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程少逸。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云坼崖分邃景藏,
更烦清樾护幽芳。
林深草木四时润,
日薄窗棂多半凉。
睡过午阴茶乳白,
醉馀霜桧藓花苍。
两旬来结僧房夏,
赢得他年戒腊长。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名为"月珠寺明月楼"的地方,以及诗人在那里的感受。诗人观赏着山崖上的云雾分开,揭示出一片隐秘的美景。他感到清樾的存在为这幽静芳香之地增添了一份保护与繁琐。在这片深林中,草木在四季中茂盛生长,阳光渐渐消退,窗棂上的阴凉逐渐占据了大部分。午后的休息时间,他在阴凉处饮茶,茶汤如同乳白色,给他带来宁静和舒适。而在醉酒之后,霜及桧树上的苔藓和花朵都显得苍白而静谧。诗人在这个僧房度过了整整两个月的夏天,希望获得长久的宁静和禅修的收获。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感受和情绪。诗中的"云坼崖分邃景藏"形象地描绘了云雾散开揭示出美景的场景,展现出一种宁静和隐秘的氛围。清樾的存在象征着保护和呵护,使这片幽静之地更加神秘而美丽。诗人通过描写林木的四季蓬勃生长,以及窗棂上的凉意逐渐增加,营造出一个清凉宜人的环境,使人感到舒适和宁静。午后的茶饮和醉酒后的景象则突出了诗人在这个僧房中的安逸和放松。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通过长期的禅修和宁静的修行,赢得来年更长久的宁静和精神的寄托。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宁静和清凉环境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幽静而祥和的境界中,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简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禅修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推荐

桐身青琅玕,桐叶蒲葵扇。落落出轩墀,亭亭奉闲燕。夜声疏雨滴,午影微风转。秋飚一凌乱,淅沥惊葱倩。朝日失繁阴,青苔覆遗片。空使坐中人,慨然嗟物变。

雨过画桥跨蝃蝀,月明玉塔卧晴澜。景全堪作吾乡冠,还有沈碑客未看。

夜半樟亭驿,愁人起望乡。月明何所见,潮水白茫茫。

下客无黄金,岂思主人怜。客言胜黄金,主人然不然。珠玉成彩翠,绮罗如婵娟。终恐见斯好,有时去君前。岂知保忠信,长使令德全。风声与时茂,歌颂万千年。

大鱼人骑上天去,留得小鳞来按觞。吾物吾乡不须念,太官常膳有肥羊。

新酿开缸渌蚁浮,旧辞仍缺唾壶讴。宦涂要处难插手,诗社丛中常引头。倒载肯陪山简醉,反关莫厌孟公留。秋田粗可供佳客,不比封君亦素侯。

达观终知世事劳,利名都是一鸿毛。登瀛自有仙游乐,缓带何妨吏隐高。深意庇民跻富寿,正辞华国耸英髦。抟风九万期鹏翼,且傲松轩弄彩毫。

江汉乘流客,乾坤不击舟。玉琴虚素月,金剑落清秋。野鹿知随草,饥鹰故上韝。风流大堤曲,一唱使人愁。

学晚唐诗俗见疏,君家句法到黄初。淡交顾辱联翩赠,熊掌方尝又得鱼。

壁间最好营丘笔,卧看三峰忆旧过。梦入幽林小溪去,绝胜千骑向南柯。

远公引得陶潜住,美酒沽来饮无数。我醉欲眠卿且去,只有空瓶同此趣。谁知明远似远公,亦欲我行庵上路。多方挈取瓮头春,大白梨花十分注。与君深入逍遥游,了无一物当情素。道卿道卿归去来,明远主人今进步。

小山作友朋,义重子舆桑。香草当姬妾,不须珠翠妆。鸟乌窥冻砚,星月入幽房。儿报无炊米,浩歌绕屋梁。

未暖柳梢绿,已暖花梢红。胸次有天和,本与春意同。士戒溺于欲,物忌居其雄。西山有理窟,一室惟清风。

清晨有高会,宾从出东方。楚俗风烟古,汀洲草木凉。山情来远思,菊意在重阳。心忆华池上,从容鸳鹭行。

我念仲氏疾,走毂不暇膏。久处田园闲,风日惯犯冒。暮过春谷溪,亭长或前劳。乃心在手足,岂得事请造。邑僚相哀怜,曾未曰简傲。朝夕论药品,况是素所好。颇能识精麤,固靡穷突奥。吾亲日倚户,西首只待报。不知羸苶剧,饮饵须谕导。既平忧已宽,胜境思一到。原田经秋霖,步履

月缺良宵尚半规,花残无复昨看时。飘飘入座沾衣湿,细细回檐点额迟。冲晓马蹄先踏破,趁晴蛛网漫萦垂。雕红刻紫都成梦,一段春情欲诉谁。

雌去雄飞万里天,云罗满眼泪潸然。不须长结风波愿,锁向金笼始两全。

先生列馆似翘材,惯见琼筵为客开。夜夜元宵日寒食,一春尽可厕邹枚。

主圣如天忍弃遗,臣愚何地着孤危。白虹贯日殆虚语,中野履霜无怨辞。宝玦已随尸血浸,铁鞭未必鬼臂知。莫年一寸丹心在,却怪湘累有许悲。

异菓供飡金锁缠,侯门虽贵性非便。夜啼祇忆巴江畔,霜木千株冷倚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