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忆昔五首

忆昔华年气似云,雪湖终日醉醺醺。
室家未有儿和女,宾主相忘我与君。
岂信乱离生白发,犹思歌笑调红裙。
扁舟一问桃源路,治乱当时自此分。

作品评述

诗词:《雪中忆昔五首》
作者:方回(宋代)

【中文译文】
忆起往昔的华年,生命的气息仿佛云一般飘渺。
在雪覆盖的湖面上,整日沉醉在迷离的情绪中。
家中尚未有儿女的欢声笑语,来宾和主人相互忘却,只有我和你。
虽然不愿相信离散带来白发的沧桑,却仍怀念曾一同歌笑过的红裙。
乘着小舟询问通往桃源的路,那时的治乱由此开始分离。

【诗意赏析】
《雪中忆昔五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通过回忆和思考过去的岁月,表达了对华年时光的感怀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诗中以雪中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

诗的第一句“忆昔华年气似云”以回忆的形式引入,将年少时的生命气息比喻为飘渺的云,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短暂。接着,诗人描述自己沉醉在雪覆盖的湖面之中,将自己的情绪与外界的景物融为一体。这种沉醉可以理解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追忆。

第三、四句表达了家庭和友情的温馨与失落。诗中提到作者尚未有儿女,暗示着家庭的缺憾和孤独感。而“宾主相忘我与君”则强调了友情的珍贵,无论是宾客还是主人,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遗忘,只有作者和朋友之间的情谊依然存在。

在第五、六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岁月变迁的矛盾心情。他不愿相信离散和岁月带来的衰老和沧桑,但又无法抑制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思念。这种矛盾的情感通过“犹思歌笑调红裙”这一形象描写得到了体现。

最后两句“扁舟一问桃源路,治乱当时自此分”则是诗人对时代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思考。扁舟一问桃源路,象征着诗人的探索和追求,寓意着他希望找到一个安宁祥和的理想世界。而“治乱当时自此分”揭示了诗人对时代动荡和个人命运的认识,认为这个分界点是导致治乱的起点。

整首诗以雪中景色为背景,通过回忆和思考过去,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对友情和家庭的珍视,以及对时代和命运的思考。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思考空间。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运偶千龄旦,家传万石风。五朝京兆尹,三世大司空。致主唐虞上,论经伏郑中。生钟维岳瑞,葬复近神崧。

晋宋齐梁几帝陵,土堆谁解有英灵。三台五省纷纷改,惟有钟山只麽青。

八年不见此山青,一见殊增老眼明。鬓发已从霜露改,翠屏只在水天横。纤尘不染皆秋色,久间相於若世情。朝爽夕佳常领略,去来争似钓舟轻。

秋风里许杏花开,杏树傍边醉客来。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回。

天赋经纶满壮怀,饱於敭历老其才。江东见谓无卿比,今世谁能舍我哉。岭表分弓宽上雇,淮头弄印待公来。玉阶宜罄忠言告,闻说天边有诏催。

秋入园林日夜稀,慨然那复更临岐。暗中摸索非其物,海内流传会有知。岂但文章振吾道,更蕲饥溺济斯时。直声旧著尚书履,召节行闻夜席思。

游人等得春晴也。处处旗亭堪系马。雨前秾杏尚娉婷,风后残梅无顾藉。忌拈针线还逢社。斗草赢多裙欲卸。明朝双燕定归来,叮嘱重帘休放下。

噫神何亲,惟德是辅。玉牲具陈,诚则来顾。我开明堂,遵国之故。尚蒙居歆,以笃宗祜。

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尔随汉将出门去,剪虏若草收奇功。君王按剑望边色,旄头已落胡天空。匈奴系颈数应尽,明年应入蒲萄宫。

向来羞作绕枝飞,刘表区区不足依。索饭儿嗔郎罢出,画眉人约藁砧归。食鱼底处容长铗,射虎今方尚短衣。老缚一官行未得,羡君去采故山薇。

镫花三五夜,鼓笛十分春。欲见太平事,谁非沈醉人。

云协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形米聚,襟喉百二秦关。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令,上将斋坛。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牙闲。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

老禅趺坐处,疏竹翠泠泠。秀色分邻舍,清阴覆佛经。萧萧日暮雨,曳履绕方庭。

夹巷重门似海深,楚猿争得此中吟。一声紫陌才回首,万里青山已到心。惯倚客船和雨听,可堪侯第见尘侵。无因永夜闻清啸,禁路人归月自沈。

西山落日浴长江,并贯清溪作一光。千嶂围来天四合,孤城涌出水中央。楼台王塔云间见,杨柳金堤镜里长。客子要穷秋浦眼,翠微亭上上清旁。

一种端溪石,下岩滋别源。千金腾有翼,尺璧走非跟。自顾婆娑质,适堪椎钝根。终焉老茅屋,已矣献金门。

漂泊病难任,逢人泪满襟。关东多事日,天末未归心。夜雨荆江涨,春云郢树深。殷勤听渔唱,渐次入吴音。

已分机上肉,谁藏腹下刀。安知羊不死,乃复自羊羔。

紫盖嫩贴水,玉梢长刺沙。避风红出没,惊雨绿交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