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晚菊三首

荒凉篱落露华清,菊为重阳特地荣。
奔竞斗心知戒在,疎迟懒性习闲成。
偿秋为子添秋兴,见晚知谁恨晚英。
赖有南山陪旧望,悠然目彬与云平。

作品评述

《和晚菊三首》是宋代廖行之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晚秋时分的菊花为主题,表达了对菊花的赞美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荒凉篱落露华清,
菊为重阳特地荣。
奔竞斗心知戒在,
疎迟懒性习闲成。
偿秋为子添秋兴,
见晚知谁恨晚英。
赖有南山陪旧望,
悠然目彬与云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的篱落,露水洗净了菊花的清新。诗人称赞菊花是重阳节特别荣耀的象征,因为重阳节是秋季的节日,而菊花在秋天绽放,成为了季节的特殊标志。诗词表达了菊花的傲立和自信,它们争相斗艳,却又心知戒备在心,不敢过于放纵和轻慢。菊花的生长也受到了自然的影响,有些显得疏落和迟缓,却因此成就了它们懒散安闲的特性。

接下来的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和自己对晚年的感慨。诗人说自己为了迎接秋天而增添了秋日的兴致,看到菊花晚开时,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一些美好的事物,对于晚年的时光有所懊悔。然而,诗人庆幸自己有南山作为伴侣,可以在这寂寥的晚年时期沉醉于对过往的回忆,心境悠然自得,如同目视平静的云彩一般。

这首诗通过描绘菊花和诗人的心境,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感慨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它描绘了秋天的凄凉和菊花的坚韧,展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思索。

作者介绍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诗词推荐

贵贱虽殊等,平生窃下风。云泥势已绝,山海纳还通。忽叹登龙者,翻将吊鹤同。琴诗犹可托,剑履独成空。畴昔尝论礼,兴言每匪躬。人思崔琰议,朝掩祭遵公。作善神何酷,依仁命不融。天文虚北斗,人事罢南宫。上宰既伤旧,下流弥感衷。无恩报国士,徒欲问玄穹。

饥肠可忍麦登场,寒索衣裘蚕饫桑。莫为花残恨风雨,深恩何以答东皇。

盛日凝理。羽巢可窥。阆苑金关启扉。烬连宵、宁防避。暗尘随马,明月逐人无际。调戏。相歌秾李末阑已。

夜登车桁昼耘秧,怕说风伤与水伤。历尽艰辛双鬓白,今秋方觉稻花香。

余昔为钱塘倅,往来无锡未尝不至惠山。即去五年,复为湖州,与高邮秦太虚、杭僧参寥同至,览唐处士王武陵、窦群、朱宿所赋诗,爱其语清简,萧然有出尘之姿,追用其韵,各赋三首。梦里五年过,觉来双鬓苍。还将尘土足,一步漪澜堂。俯窥松桂影,仰见鸿鹤翔。炯然肝肺间,已作冰

莫恨红裙破,休嫌白屋低。请看京与洛,谁在旧香闺。

万事伤心对管弦,一身含泪向春烟。黄金用尽教歌舞,留与他人乐少年。

客恨如酲何日醒,满空烟雨昼冥冥。垂帘竟日无余事,隔叶流莺独坐听。

僮拥莆穰不作声,起来城上已残更。郑衾还却披衣出,此际如何睡得成。

陈留风俗衰,人物世不数。塞上得阮生,迥继先父祖。贫知静者性,自益毛发古。车马入邻家,蓬蒿翳环堵。清诗近道要,识子用心苦。寻我草径微,褰裳蹋寒雨。更议居远村,避喧甘猛虎。足明箕颍客,荣贵如粪土。

昨夜花神有底忙,先教踏白入南邦。冷将双眼窥春破,肯把孤心受雪降。礬弟得兄呼最长,竹君取友叹无双。试於月夜窗前看,一在枝头一在窗。

枝枝转势雕弓动,片片摇光玉剑斜。见说木兰征戍女,不知那作酒边花。

每欲寻君千万峰,岂知人世也相逢。一瓢遗却在何处,应挂天台最老松。

一虎弭耳行,一虎立而顾。猛鸷乃天资,亦尔相媚妩。媚妩尚眈眈,况复逢其怒。吾闻宣城包,今古称独步。投老笔愈精,利牙爪可怖。方其欲画时,闭户张绢素。磨墨备丹彩,饮酒至斗许。解衣恣盘薄,手足平地踞。顾眄或腾拿,窥之真是虎。捉笔一挥成,神全威不露。此其真是欤,为我

浮花水入瞿塘峡,带雨云归越嶲州。

建瓴败屋方倾雨,垂罄空囊正念饥。渐见炊烟多笑语,可怜僮仆太无知。

春池照影红锦衣,鸳鸯与鸭同低摧。金笼鹦鹉颇谇语,解道春色今寒灰。客来命笑还错莫,此情不似君情薄。会须把酒杏花前,只唤茶瓯充罚爵。

剑客苍鹰队,将军白虎牙。分兵逻圁水,纵骑猎鸣沙。浪有书藏袖,难凭信达家。不堪闻晓角,吹尽落梅花。

鸱夷江上畬田稔,牛斗星边贯索空。

初莺细雨。杨柳低愁缕。烟浦花桥如梦里。犹记倚楼别语。小屏依旧围香。恨抛薄醉残妆。判却寸心双泪,为他花月凄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