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康庐入吾怀,十载驰梦魂。
踵门者何人,遗予以芳荪。
欢然得其趣,如对五老言。
幽资出严谷,常带冰雪痕。
尘容为一洗,两目不复昏。
忽思三峡流,褰衣涉潺湲。
因仍一雨石,浸润九节根。
人言可扶老,岁月须其蕃。
兹理谅不诬,吾将从绮园。

作品评述

《菖蒲》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康庐入吾怀,十载驰梦魂。
康庐指的是一种植物,也称为菖蒲。诗人裘万顷将康庐比喻为自己的心爱之物,表达了他对康庐的深深眷恋之情。十载驰梦魂,指的是他多年来对康庐的思念之情,如同在梦中一般。

踵门者何人,遗予以芳荪。
诗人忽然想起来敲门的人是谁,他在门外送给自己一束芳香的康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康庐的珍视,并感激那位送花的人。

欢然得其趣,如对五老言。
诗人得到康庐之后感到欢喜,并且觉得这种欢喜如同与传说中的五位仙人交谈一般愉快。这里的五老指的是道教中的五位神仙,象征着长寿和吉祥。

幽资出严谷,常带冰雪痕。
康庐原本生长在幽深的山谷之中,经常受到冰雪的熏陶。这句表达了康庐的清幽之美以及受到险峻环境的磨砺。

尘容为一洗,两目不复昏。
诗人说康庐的芬芳洗净了他的尘垢,使他的双眼重新明亮起来。这里的尘容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烦恼和浊气,康庐的芳香洗涤了他的心灵。

忽思三峡流,褰衣涉潺湲。
诗人在欣赏康庐的同时,突然想起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他脱去外衣踏入了潺潺流水之中,暗示他沉浸在自然中的美好与宁静之中。

因仍一雨石,浸润九节根。
诗人将身体暴露在雨水之中,感受大自然的滋润。一雨石指的是雨水打在石头上的声音,诗人用这个意象来表达自然界的力量和滋养。

人言可扶老,岁月须其蕃。
诗人借康庐寓意长寿,表达了人们常说要孝敬老人、尊重长辈的观念。岁月的增长使得康庐越发茂盛。

兹理谅不诬,吾将从绮园。
诗人认为这种思想不是虚假的,而是真实可信的,所以他决定从康庐所在的绮园中寻找更多的灵感和慰藉。

这首诗词《菖蒲》描绘了诗人对康庐的深情追忆和赞美之情,通过康庐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人以康庐为媒介,抒发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岁《菖蒲》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菖蒲的喜爱和思念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康庐入吾怀,十载驰梦魂。
康庐是一种植物,代表着美好和纯洁。诗人裘万顷将康庐比作他内心深处的向往之物,他对康庐的思念已经十年如一日,如同在梦中一般。

踵门者何人,遗予以芳荪。
诗人突然想起是谁来敲门,原来是有人送给他一束芳香的康庐。诗人感激那位送花的人,因为康庐给他带来了愉悦和满足。

欢然得其趣,如对五老言。
诗人获得了康庐的乐趣,就像与道教中的五位仙人亲密交谈一样愉快。这表达了诗人对康庐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幽资出严谷,常带冰雪痕。
康庐原本生长在幽深的山谷中,常年承受着冰雪的熏陶。这句描绘了康庐的清幽之美,以及在恶劣环境中坚韧生长的品质。

尘容为一洗,两目不复昏。
康庐的芬芳洗涤了诗人内心的烦忧和浊气,使他的眼睛重新明亮起来。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启迪,重新恢复了清醒和明晰。

忽思三峡流,褰衣涉潺湲。
诗人突然想起了长江三峡的奇妙景色,他脱去外衣,踏入潺潺流水之中。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向往和对自然界与人的交融的渴望。

因仍一雨石,浸润九节根。
诗人感受到雨水打在石头上的声音,感受到大自然的滋润。雨水滋润了康庐的根部,使它生机勃勃,茁壮成长。

人言可扶老,岁月须其蕃。
人们常说要孝敬老人,岁月会使康庐越发茂盛。这里的康庐象征着长寿和吉祥,诗人表达了对长寿和美好未来的向往。

兹理谅不诬,吾将从绮园。
诗人相信这种思想不是虚假的,他决定从康庐所在的美丽园林中寻找更多的灵感和慰藉。诗人希望通过康庐和自然的接触,能够得到心灵的满足和启迪。

这首诗通过描绘康庐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康庐的形象和自然的景色,寄托了对美好未来和内心愿望的追求。整首

作者介绍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爲江西抚干,秩满退隠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 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有海人宁渡,无春雁不回。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

云叶粼粼皱碧空,笙箫递响入天风。忽惊风浪耳边急,不觉形神来世中。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三冬设粥宜长久,岁岁如然。恻隐心坚。种下今生真福田。不亏贤。虽然出了些儿米,获福无边。积行功圆。定是将来证果仙。上青天。

拂露金舆丹旆转,凌晨黼帐碧池开。南山倒影从云落,北涧摇光写溜回。急桨争标排荇度,轻帆截浦触荷来。横汾宴镐欢无极,歌舞年年圣寿杯。

袅袅云梳晓髻堆。涓涓秋净眼波回。旧家十二峰前住,偶为襄王下楚台。闲院静,小桃开。刘郎前度几回来。东风易得行云散,花里传觞莫谩催。

梁朝老桧昨夜死,海声已入西门市。草中张伯怀璧子,丹瓶有书谁识此。小夫争爵几时休,二十四考前无俦。黄金无方铸髑髅,楼船梦过西流洲。更生灵香那得偷,大树夜听声如牛。

百花亭下花如海,子厚宅前溪似油。幕下风流法曹掾,坐窗犹未作遨头。

复作中年别,仍怀後日忧。关山遮极目,汴泗只东流。政好遭频借,诗清得暗投。会看灵寿杖,扶出富民侯。

曾鼓盐田棹,前仓不足言。尽行江左路,初过浙东村。春去花无迹,潮归岸有痕。百年都几日,聊复信乾坤。

翠荇弄水时出没,紫蓴浸滑涎蜿蜒。川光遥接行潦前,野气空阔浮寒烟。常思郢客解刺舡,岂解乘槎上青天。又思吾儿能测渊,岂能夺得骊颔蠙。上升却回复入海,只恐澄海为桑田。

至理要一切,精微实高广。寄之形气中,今来齐古往。众曜列太空,环侍惟斗仰。变化妙不测,虚灵本常朗。井坐识易陋,帘窥学云罔。静玩感兴篇。剖陈如指掌。

独怜朱脸花容俗,全学瑶台玉女妆。素月共成中夜色,好风分散四邻香。

同和日云稀,怜君复远违。青山双屐在,白首一帆归。野烧浮残雨,寒林散夕晖。因兹忆畴昔,相对各沾衣。

花半睡时分蝶梦,柳三眠处足莺声。谁知花柳无情物,添个蝶莺便有情。

借箸从容汉子房,平生书奏几封囊。少辞天上风云会,便觉壶中岁月长。调鼎望公非一日,草玄与我见诸郎。云何整顿乾坤手,漫隔三年鵷鹭行。

汉节亭亭晻霭间,邦人多看锦鵰。初传使者驱千骑,俄见将军定百蛮。云尽月光依组练,雪消春信满湖山。伫闻禁掖催颇牧,玉陛归亲咫尺颜。

何事休官早,归来作郑人。云山随伴侣,伏腊见乡亲。南亩无三径,东林寄一身。谁当便静者,莫使甑生尘。

仆本寒乡士,始愿托田陇。偶与亨会并,遂竊空名宠。黌胄信清闲,文书无倥偬。牵丝玷外举,挟册陪春诵。缥帙芸叶香,清池璧流壅。虽均五能知,犹冀三陌踊。有志慕孤直,多言畏奇中。往往犯怒狙,时时遭嚇凤。脅肩方病畦,洗足几成湩。言充卫士爨,赋盖吴人甕。但望不汝瑕,安能

野色正苍苍,秦山半夕阳。雕弓双羽箭,宝剑百金装。夜月临关白,秋云压塞黄。君休市千里,当宁汉文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