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丙午衡州鹿鸣宴诗

丹诏飞来万国春,抡才美意属贤臣。
几年志气风云壮,一旦声名日月新。
好把良筹裨负扆,莫贪香饵堕垂纶。
来年上国风光好,喜帖西驰沸路尘。

作品评述

《和丙午衡州鹿鸣宴诗》是宋代廖行之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丹诏飞来,万国春风吹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贤臣的赞美和对个人事业的追求,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许。

译文:
丹诏飞来万国春,
纷纷才子归贤臣。
几年来志气风云壮,
一旦名声日月新。
善用良策为朝廷贡献,
不要贪恋权位和享乐。
明年上国景色美好,
喜帖飞驰,尘土沸腾。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以豪迈的笔调,描绘了盛世繁荣的景象。丹诏飞来,象征着各国使者前来朝贺,万国春风吹动,显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诗中通过赞美贤臣,表达了对顾全大局、忠诚尽职的官员的敬佩之情。

作者在诗中思考了自己的奋斗和追求,表现出对个人事业的追求和对自身成就的期待。他提到几年来志气风云壮,意味着作者在过去的岁月中经历了风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才能。一旦名声日月新,表达了他对未来的乐观态度,相信自己的才华将会被认可,声名鹊起。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醒自己和读者,应该善用智慧和才能,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不贪图权位和享乐。这种忠诚、正直的品质是作者一直追求的,也是他对读者的期望。

最后两句提到明年上国景色美好,预示着未来的光明和希望,而喜帖飞驰,尘土沸腾则象征着喜庆的氛围和热闹的场景,预示着作者在未来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和荣誉。

整首诗词以豪放的语言和积极向上的情绪,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和个人成就的向往,同时也传递了对忠诚、正直品质的推崇和赞美。

作者介绍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诗词推荐

木杪日未升,四野落寒雾。昏濛失冈峦,咫尺见行路。我独何区区,犯此寒色去。重伤寄蹇身,百事已迟暮。既不早冲跃,要津先自据,又无二顷田,林泉闭门户。方此念友朋,升斗活车鲋。行行乖素心,芒刺欲谁负。

儿嬉怨东搦文貔,怒眦张唇状崛奇。图得形模规妇笑,绝怜冷落赋翁诗。幕谈多暇堪娱目,喜色排寒为上眉。颇念袁安正高卧,柮柴煨芋了年时。

坐衙弹琴和且平,退衙读书锵有声。琴声书声两相和,和气散作花满城。示知言游不可作,雅俗二者难兼行。曩余不敏坐此处,轩窗尘土安有名。堂前薇花寂寂笑,此殆文吏非书生。君非异人何能匀,吏事不废心转清。牒纷案聚判笑走,庭空吏散诗句成。尝闻欧公居夷陵,日讨故牍繙研精。

羽檄本宣明,由来□木声。联翩至汉国,迢递入燕营。毛义持书去,张仪韫璧行。曹风虽觉愈,陈草始知名。

崎巇世路九回肠,两鬓年深一镜霜。身事龙锺应是分,谁知贫乐异寻常。

出岸桃花红锦英,夹堤杨柳绿丝轻。遥看白鹭窥鱼处,立破平湖一点青。

孝敬中发,和容外彰。腾华照宇,如升太阳。贞璧就奠,玄灵垂光。礼乐具举,济济洋洋。

花漏沉山月,云衣起海风。

自笑此身无定在,风蓬易转孤根。羡君归意满离尊。眼中茅屋兴,稚子已迎门。回首对床灯火处,万山深裹孤村。故人天末赋招魂。新诗凭寄取,憔悴不须论。

悬水三十仞,疾雷闻数里。正暑凛生秋,倚杖者谁子?

孤山山後北山前,十里长堤隔两边。一行垂杨绿无缝,石桥通处过春船。

一再登临万事非,裹头还已雪垂垂。敢论笔力今无恨,欲附碑阴始不疑。台阁有人堪共政,江山如此且随宜。论功汉鼎吾何有,自是风流百代师。

迥绝尘埃表,宁无造物司。鹿驯贪客过,龙老恶人窥。丹去炉仍在,云生洞愈奇。归舟天尽际,杖履复何时。

客思残荷外,农功晚稻前。祭多巫得职,税足吏无权。浦漵家家钓,村墟点点烟。归舟葛衣薄,始觉是秋天。

少年红颜女,敷芬对芳树。盈盈淡艳妆,清歌杂妙舞。凝睇倚高楼,桐丝试一谱。世间知音稀,谁识姱节素。清贞守幽闺,不作凡子妇。容华委西山,良人来何暮。空床思悠悠,明月正当户。

老南蜕骨几何年,揖客支筇谩曲拳。本自心清无染着,岂因境静息攀缘。我行不值挥犀语,公到惟堪扫榻眠。尚有诗魔降未得,不禁物色巧勾牵。

黄菊开何许,疏篱小隐家。似知重九日,故放两三花。病著杯无渌,衰来发半华。佳辰辜负汝,满把但成嗟。

雕栏闲倚,瑞雪霁、浣出人间金碧。下想名园,芳心多少,欲占九州颜色。洞开路入丹汉,自是神仙真宅。寒吟外,看歌云舞雪,光阴难得。谁共怀古意,东海一老,居易头垂白。自此英雄,功名相继,空有寂寥遗迹。圣贤电拂休笑,离合许多宾客。使君乐与人同,且对云门斜日。

囊书空自负,早晚达明君。

福畴何曾好誉儿,凤毛争奈一时奇。青钱学士如龙友,白马将军似虎痴。齐展一双文武手,共扶千载圣时时。从来谢砌无闲草,步步芳兰亚紫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