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董宰读书轩

坐衙弹琴和且平,退衙读书锵有声。
琴声书声两相和,和气散作花满城。
示知言游不可作,雅俗二者难兼行。
曩余不敏坐此处,轩窗尘土安有名。
堂前薇花寂寂笑,此殆文吏非书生。
君非异人何能匀,吏事不废心转清。
牒纷案聚判笑走,庭空吏散诗句成。
尝闻欧公居夷陵,日讨故牍繙研精。
金陵宰鄞政心礼,天津客已愁鹃鸣。
怀哉尹君古道,请把此案为商评。

作品评述

《寄题董宰读书轩》是宋代方大琮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坐衙弹琴和且平,
退衙读书锵有声。
琴声书声两相和,
和气散作花满城。
示知言游不可作,
雅俗二者难兼行。
曩余不敏坐此处,
轩窗尘土安有名。
堂前薇花寂寂笑,
此殆文吏非书生。
君非异人何能匀,
吏事不废心转清。
牒纷案聚判笑走,
庭空吏散诗句成。
尝闻欧公居夷陵,
日讨故牍繙研精。
金陵宰鄞政心礼,
天津客已愁鹃鸣。
怀哉尹君古道,
请把此案为商评。

诗意:
这首诗词是作者方大琮寄给董宰的,描述了董宰读书的情景以及与琴声相和的场景。诗中表达了学者与官员之间的矛盾和难以兼顾雅俗之间的困境。作者自称不够聪明,坐在这个安静而尘土飞扬的读书之处,感叹自己的不足。诗中提到了堂前的薇花,表明这里并非书生之地,而是文吏的工作场所。作者称赞董宰非同一般,能够在忙碌的官场中保持心灵的纯净,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和学问。最后,作者把这篇诗词献给了董宰,希望能够得到他的评价和指点。

赏析:
诗词以描写董宰读书的情景为主线,通过音乐的琴声和书声相和的形式,表达了学者与官员之间的矛盾与难以兼顾的困境。琴声和书声的和谐象征了学问和官场的和谐,也体现了作者对这种和谐的向往。诗中使用了富有音乐感的描写手法,如“锵有声”、“琴声书声两相和”,使整首诗词充满了韵律感和节奏感。作者通过自称不够聪明,寄托了自己对学问的渴望和对自身能力的怀疑。最后,作者向董宰请教,并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赞扬。

整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学问和清廉官员的推崇,以及对官场中纷繁琐事的厌倦和对纯粹学问的向往。它既揭示了宋代社会的一些问题,也展示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词推荐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翩翩者鵻,烝然来思。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

层城高绝一攀跻,岁杪临风客思凄。烧入马陵秋草黑,雁横雪泽莫天低。陈台事往人何在?曹国川遥望欲迷。牢落壮怀谁与语?疏林残照乱鸦啼。

邻笛寒吹日落初,旧居今已别人居。乱来儿侄皆分散,惆怅僧房认得书。

山高云在下,诸壑藏半空。千重万重翠,正望落日中。不知野僧归,石径寒易通。松间无人扫,陨叶如断鬉。独行逢暮寒,衣裂溪上风。

时向玉堂寻旧迹,八花砖上日空长。

骄虏已归计,圣朝方寝兵。时闻候火入,非复塞尘惊。秋岭无南牧,春田恣北耕。休穷西海路,辛苦学甘英。

君行应到郁孤台,惆怅登临记昔孩。别酒尚迟三径菊,归鞍好待一枝梅。将军揖客能增价,幕府群贤定挽才。我亦方谋下吴会,未知何地得重陪。

侧岭横峰面面同,雾空烟扫鸟声中。丁宁不用忧泥滑,珍重提壶屡劝翁。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五季文章堕劫灰,升平格力未全回。故知前辈宗徐庚,数首风流似玉台。

幽期出郭俯兰皋,野寺云边共法曹。白日西飞秦树杳,清秋南望楚天高。书遥故国愁烽火,客久中原有佩刀。莫动乡心且沉醉,风流谁道五陵豪。

山川与城郭,漠漠同一形。市人与鸦鹊,浩浩同一声。此阁几何高,何人之所营。侧身送落日,引手攀飞星。当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赪。写真留阁下,铁面眼有棱。身强八九尺,与阁两峥嵘。古人虽暴恣,作事今世惊。登者尚呀喘,作者何以胜。曷不观此阁,其人勇且英。

之子是荆璞,温纯仍琢磨。诸公推大手,壮岁合贤科。豹雾三年隐,龙门一跃过。得诗应自慰,老子阅人多。

袷衣寥落卧腾腾,差似深林不语僧。捣麝拗莲情未尽,擘钗分镜事难凭。槎通碧汉无多路,梦入红楼第几层。已怯支风慵借月,小园高阁自销凝。

汉臣问鹏曾游地,腊祭迎猫始出林。解箨光先凝片玉,含甘珍重等兼金。

右远浦归帆。江横秋烟白,日落寒沙浅。鸿雁万里来,翩翩下平远。欲堕更低飞,斜行两三转。

汉嗣安危系数君,高皇决意势难分。张良口辨周昌吃,同建储宫第一勋。

春衫曾着泪痕斑,才到年时怕倚栏。何处飞来双燕子,傍人还欲诉春寒。

桔槔汲水三千丈,顷转轮余一日回。蓑笠傍城埋井底,皮囊契出滷泉来。

君不见淮阴彻侯未得志,胯下从人真短气。漂母以食拱而前,心许王孙当富贵。又不见文叔宏时,大树将军身从之。一夕相顾馁色红,芜蒌之粥甘如饴。丈夫自负不草草,刚肠似石那能拗。得进要拯万人饥,读书肯自谋漫饱。诸公兼我非穷人,穷途谩尔君勿嗔。他年五鼎享台馈,须记此夕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