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赴试

之子是荆璞,温纯仍琢磨。
诸公推大手,壮岁合贤科。
豹雾三年隐,龙门一跃过。
得诗应自慰,老子阅人多。

作品评述

《送人赴试》是宋代陈造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年轻人赴试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期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才华的感悟。

诗词中提到的人物有荆璞和温纯,他们是两位年轻的才子。"荆璞"指的是一个有才华但还未经磨练的年轻人,而"温纯"表示他纯朴温和的性格。"诸公推大手"表示各位长辈们一致认可他们的才华,给予了他们重要的机会。

"壮岁合贤科"意味着这两位年轻人在他们壮年时期合格地通过了科举考试,取得了功名。"豹雾三年隐,龙门一跃过"描述了荆璞在科举考试中历经三年的苦难与辛劳,最终一举跃升,成功进入了士人的行列。

最后两句"得诗应自慰,老子阅人多"表达了作者对荆璞和温纯能够写出好诗感到欣慰,同时也表明作者在年岁渐长之后对人性和人才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将一个年轻人通过努力和才华获得成功的故事娓娓道来。它表达了对年轻人的祝福和激励,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和才华发展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人才的赞赏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具有深远的诗意和赏析价值。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自逢陆老问君名,又见苏公记此行。从此却归庐阜去,岂无声寄谷帘兄。

我是人间自在人,江湖处处可垂纶。扫空紫陌红尘梦,收得烟蓑雨笠身。

长安多病无生计,药铺医人乱索钱。欲得定知身上事,凭君为算小行年。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谷雨弄晴时。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一年弹指又春归。

我遊钧天,帝之所都。是老先生,玉色敷腴。顧我而歎,闵世垢濁。笑谓侍仟,畀以灵藥。稽首径归,万里天风。碧山巉然,月墮然,月墮江空。

积涝初收喜气浮,三农不负稻粱谋。临流一望舒眵目,数叠青峦万亩秋。

叠鼓嘲喧,彩旗挥霍,苹汀薄晚,兰舟催解。别浦潮平,小山云断,十幅饱帆风快。回想牵衣,愁掩啼妆,一襟香在。纨扇惊秋,菱花怨晚,谁共蛾黛。何处玉尊空,对松陵正美,鲈鱼瓜菜。露洗凉蟾,潦吞平野,三万顷非尘界。览胜情无奈。恨难招、越人同载。会凭紫燕西飞,更约黄鹂相

濯濯春月柳,低映金张宅。风光到飞絮,枝头少颜色。荣华岂不好,岁晚负赏识。坚贞自中心,君看松与柏。

豪杰说中州。及此见题多景楼。曹石当年徒浪耳,悠悠。岁月滔滔江自流。风雪老兜鍪。不混关河事不休。浪舞桃花颠又蹶,嬴刘。莫与武陵仙客谋。

黄口小儿口莫凭,逡巡看取第三名。孝廉持水添瓶子,莫向街头乱碗鸣。

假道趋南浦,排墙度小沟。仙人中摘李,邻里外依刘。良友经时集,清贫觉我优。槟榔初不设,佳茗或相投。

独弄单提向上机,机前荐得早迟疑。相逢觌面凭谁委,父子虽亲各不知。

茫茫尘累愧腥膻,强把蜉蝣望列仙。闲指紫霄峰下路,却归白鹿洞中天。吹箫凤去经何代,茹玉方传得几年。他日更来人世看,又应东海变桑田。

望舒乘罕车,潜蜦跃重渊。二仪烟雾交,九泽风云连。丘陵冒潢潦,沟浍成通川。鹊鹤失其巢,穷猿鸣可怜。蛙黾一何乐,喧呼聒宵眠。

一室青芜长,终朝静不哗。圣贤开美酒,子母破新瓜。绿筱初翻箨,红蕖稍荐花。咄嗟功业晚,览照鬓初华。

梁溪西畔小桥东。落叶纷纷水映空。五夜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声中。歌残玉树人何在,舞破山香曲未终。却忆孤山醉归路,马蹄香雪衬东风。

节物喜更新,清秋最可人。徐行曳藤杖,小立岸纱巾。烟雨迷衰草,汀洲老百苹。鹤巢时托宿,猿果每分珍。羽客期烧药,毛人约卜邻,兰亭故不远,千载见清真。

忆昔乘云觐帝傍,一时耸听凤鸣阳。久无老子出幽谷,曾有谪仙流夜郎。嘿似铜人姑勿论,忧能玉汝义何伤。唾壶麈尾俱麾去,只挈随身古锦囊。

飞观写春望,开宴坐汀沙。积溜含苔色,晴空荡日华。歌入平阳第,舞对石崇家。莫虑能骑马,投辖自停车。

迥绝尘埃表,宁无造物司。鹿驯贪客过,龙老恶人窥。丹去炉仍在,云生洞愈奇。归舟天尽际,杖履复何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