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末明初王逢的《壮士歌》
拼音和注音
zhuàng shì jiě jiǎ tóu mǎ ān , jí lí cǎo shēn yī yè hán , jiàn tóu yǐn xuè hé shí qi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壮士:(名)健壮勇敢的人。
何时:什么时候。表示疑问。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马鞍:(名)放在骡、马背上供骑坐的器具,两头高,中间低。也用来形容或比喻两头高起中间低落的事物。
蒺藜:植物名。蒺藜科蒺藜属,一年生草本。茎匍匐于地,叶为羽状复叶,夏开小黄花,果实有刺。种子可入药,具滋补作用。生长于海滨沙地。也称为「升推」。
解甲:解甲jiějiǎ脱下作战时穿的铠甲解甲归田
饮血:喝血。指喝血酒。血泪满面,流入口中。形容极度悲愤。
王逢
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原诗
明月皎皎白玉盘,大星煌煌黄金丸。
壮士解甲投马鞍,蒺藜草深衣夜寒,剑头饮血何时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