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兴国福圣二老

我本穷山采薇蕨,偶上丹霄骑日月。
云端不着痴仙人,天公虽笑雷公斥。
今我在陈粮殆绝,不梦杏浆浇细肋。
詹成炊饭似抟沙,牛革荐甘真嚼铁。
惭愧忘形二禅客,倒屣相迎作禅悦。
竹萌瀹水莹琼瑶,土芝借糟凝琥珀。
余不供僧僧供余,是事颠倒古所无。
要知人我两无有,此饱便当均太虚。
昨日龙兴飞尺书,挽我登山有篮舆。
试问二师肯俱否,一饱还君欲借渠。

作品评述

《寄兴国福圣二老》是宋代邓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我本穷山采薇蕨,偶上丹霄骑日月。
云端不着痴仙人,天公虽笑雷公斥。
今我在陈粮殆绝,不梦杏浆浇细肋。
詹成炊饭似抟沙,牛革荐甘真嚼铁。
惭愧忘形二禅客,倒屣相迎作禅悦。
竹萌瀹水莹琼瑶,土芝借糟凝琥珀。
余不供僧僧供余,是事颠倒古所无。
要知人我两无有,此饱便当均太虚。
昨日龙兴飞尺书,挽我登山有篮舆。
试问二师肯俱否,一饱还君欲借渠。

中文译文:
我原本是在贫瘠的山中采集薇蕨,偶然攀登至高峻的天空,驾驭着日月。
在云端,没有痴迷于仙人的飘飞,天公尽管嘲笑雷公的排斥。
如今我身在陈粮的困顿中,无法梦想着浇在细脆的肋骨上的杏浆。
詹成的炊饭像抟沙一般,牛皮荐上的甘露实际是咀嚼铁块。
愧疚地忘却了自己的身份,我倒着踏出履鞋,迎接禅宗的喜悦。
竹子新芽滋润着清澈的水,如琼瑶般闪烁,土地上的芝草借酒糟凝结成琥珀。
我不供养僧人,僧人却供养我,这是颠倒了古代的常态。
要知道,我与他人彼此都没有,这种饱足正是空灵的境界。
昨天龙兴起,带来一封书信,我担负着篮舆登山。
试问两位师傅是否愿意一同前行,一饱之后,我将归还给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抒发了邓肃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修行境界的追求。诗人自称为禅客,他生活在贫瘠的山中,采集着山野之物,却偶然能够攀登至高峻的天空,驾驭着日月。他在云端观察到了那些飞扬的仙人,却不为所动,反而嘲笑他们的痴迷。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的追求和对于俗世欲望的嘲讽。

诗中描述了诗人当前的生活境遇,他在陈粮中艰难度日,无法奢望着美好的生活。他的饭菜粗糙,像是抟沙一般,甚至牛皮也像嚼铁一样难以咀嚼。这反映了诗人身处贫瘠之中,物质生活艰苦,但他并不因此而感到消沉,反而从中体悟到禅宗的喜悦,倒着踏出履鞋相迎。这种态度展示了诗人对于修行的坚持和对于内心境界的追求。

诗词中描绘了一系列自然景物,如竹萌、瀹水、琼瑶,以及土地上的芝草和酒糟凝结成的琥珀。这些景物通过诗人的描写,呈现出清新、闪烁的美感,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内心的美好愿景。这些自然景物与诗人的生活境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境界升华的渴望。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与僧人的关系颠倒,他说自己不供养僧人,而僧人却供养着他。这种颠倒的关系传递出诗人对于人世间规则的反思,以及对于自我的超越和解放。诗人表示,要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之间本无关系,只有在达到超然境界的时候,才能真正体悟到太虚的境界。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修行和境界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生活境遇的反思,诗人展示了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内心境界的追寻。整首诗词流露出淡泊宁静、超然物外的禅意,寄托了诗人对于超越尘世的向往和对于内心灵魂的净化。

作者介绍

邓肃(一○九一~一一三二),初字至宏,改德恭(《默堂集》卷二○《郑德恭字序》),号栟榈,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师事李纲,入太学。徽宗宣和元年(一一一九)作诗讽谏花石纲,诏放归(《宋史》卷二二《徽宗四》)。钦宗嗣位,授鸿胪寺主簿。尝诣金营,留五十日而还。金人立张邦昌,奔赴南京。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守右正言(《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五),不三月凡抗二十疏。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忤执政,送吏部。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主管江州太平观。二年,避寇福唐,以疾卒,年四十二(明万历《栟榈先生文集》附录《栟榈先生墓表》)。有《栟榈集》二十五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六卷)。《宋史》卷三七五有传。 邓肃诗,以明正德罗珊刻《栟榈先生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刻本(十二卷、附录一卷,残存卷一至七以及附录,简称万历本,藏北京图书馆)、清道光刻本(简称道光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五一《栟榈诗集》(简称诗集),并酌校清曹琰抄本(简称曹抄,藏北京图书馆)等。底本文字漫漶处,则径据万历本补足。

诗词推荐

甘香曾饮谷帘前,携茗仍来试煮泉。更觉清风生两腋,始知鸿渐是茶仙。

胜日乘闲觉半仙,笑摩老眼向风烟。平章春事禽能语,媚妩韶光柳未眠。

九华北兮濑东,石畏硊兮屈盘。谁此游兮万顷,初禹凿兮何年。窈其深兮莫测,微波涌兮沦涟。民连甍兮渚居,矗百雉兮造天外。涵青青兮几城,混金碧兮中边。羌予行兮酷暑,修途邈兮回邅。埃迷目矣眵昏,仆马瘦兮踬颠。若有人兮扁舟,破菱荷以径前。接予袂兮俱往,欲驾我兮登仙。与

鸱夷江上畬田稔,牛斗星边贯索空。

行年七十化,聩景亦乘时。日近尤为崇,雷轰尚弗知。顾多居士病,赖有宁馨儿。若得都无听,唯哦见赠诗。

赤日黄埃满世间,松声入耳即心闲。愿寻五百仙人去,一世清凉住雪山。

张东旧莫逆,雅趣瑟和琴。器用异所宜,渠观与山林。朝来览镜笑,鬓雪无可侵。但办摩衰眼,送君立班心。

对竹擘吟笺,正是赏梅时节。便把这些清致,作东湖三绝。帝家金鼎待调羹,何似且休折。却爱玉楼清弄,褪霏霏香雪。

塞曲凄清楚水滨,声声吹出落梅春。须知风月千樯下,亦有葫芦河畔人。

山城一雨足,水满高下塘。好风从西来,萧然终夕凉。娈彼池间莲,当轩洗红妆。官事无时休,涉笔雁鹜行。岂知青云客,夙驾游宝坊。坐厌市井尘,步寻松桂香。阴崖有灵湫,玉简帝所藏。摘石收涧碧,梯空撷林芳。金盘荐麟脯,冰壶注瑶浆。更语妙道根,宝篆开函琅。路转九曲溪,著足

月桂金沙各斗春,蔷薇红透更精神。虽然面似佳人笑,满体锋铓解刺人。

雷息疏雨散,空山夏云晴。南轩对林晚,篱落新蛩鸣。白酒一樽满,坐歌天地清。十年身未闲,心在人间名。永怀君亲恩,久贱难退情。安得蓬丘侣,提携采瑶英。

深宫长日闭苍苔,恩宠于今念已灰。莫望他生更相见,君王行满不轮回。

眠界琉璃鸟度,腹中沉瀣蝉清。猗兰羲献父子,瘦竹夷齐弟兄。

(《大濩》,有殷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汤救天下,濩然得所。凡二章,章四句)万姓苦兮,怨且哭,不有圣人兮,谁护育。圣人生兮,天下和。万姓熙熙兮,舞且歌。

万片夭桃迎笑靥,千条弱柳斗纤腰。潘妃死后芳魂在,散作城南一段娇。

白絮随风作雪飞,青丝拂地带烟齐。湖光潋滟春光暖,上有流莺款曲啼。

万里冥鸿惜羽毛,安车虽聘邈难招。清名自足高天下,岂独南州擅得高。

美人寒甚懒开扉,金作松花插羃{上四下离}。几度低头疑堕落,青烟已断未消时。

旅途乘早景,策马独凄凄。残影郡楼月,一声关树鸡。听钟烟柳外,问渡水云西。当自勉行役,终期功业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