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官舍即事

临江府署清,闲卧复闲行。
苔藓疏尘色,梧桐出雨声。
渐除身外事,暗作道家名。
更喜仙山近,庭前药自生。

作品评述

诗词:《杭州官舍即事》
朝代:唐代
作者:姚合

临江府署清,
闲卧复闲行。
苔藓疏尘色,
梧桐出雨声。

渐除身外事,
暗作道家名。
更喜仙山近,
庭前药自生。

中文译文:
在杭州官舍即事

靠近江边的官署清幽,
闲散地躺卧或悠闲地散步。
苔藓稀疏,泛着尘土的颜色,
梧桐树传来雨水的声音。

渐渐摆脱身外的琐事,
暗自追求道家的名义。
更加喜欢仙山的近在眼前,
庭院中的药草自然生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诗人姚合在杭州官舍的生活景象。诗人以自然和宁静的环境为背景,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闲适自在的向往。

首先,诗人描述了官舍靠近江边的清幽之处。这里的官署环境恬静宜人,使诗人可以放松身心,享受宁静的时光。他可以躺卧在床上,或者悠闲地散步,尽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苔藓稀疏的景象以及梧桐树传来的雨声,进一步强调了官舍的宁静与幽静。苔藓的稀疏和泛尘的颜色显示出这个地方的清洁整齐,而梧桐树传来的雨声为环境增添了一丝生机。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繁琐事务的摒弃,暗示他追求道家的生活理念。他渐渐摆脱了身外的事务,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修养。他将自己的生活定位为道家的名义,追求清心寡欲、超脱尘世的境界。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仙山的青睐,以及庭院中自然生长的药草的喜爱。仙山象征着隐居的理想之地,诗人更加欣喜于仙山的近在眼前,使他更容易达到内心的宁静。庭院中自然生长的药草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杭州官舍为背景,通过对官舍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追求宁静和自我修养的心情。诗中蕴含了对道家思想的倾慕,以及对自然和仙山的向往。这是一首展现唐代文人士人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的作品。

作者介绍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诗词推荐

薰风南来,凉生殿阁。诸佛出身处,昭昭在心目。当机觌面回避无门,只要诸人披襟领略。其或未然,开眼也著,合眼也著。

才出城山路,云收霁景呈。乾端顿轩豁,山色更晶明。远近烟村露,微茫野水横。平头今七十,此地几经行。

缚屋倚松志本清,援图成趣若为情。预闻国政无虚日,笑杀山中宰相名。

冷气入疮痛,夜来痛如何。疮从公怒生,岂以私恨多。公怒亦非道,怒消乃天和。古有焕辉句,嵇康闲婆娑。请君吟啸之,正气庶不讹。

轻烟羃羃衲僧家,节物迎春气象华。流水落华无限意,游山消息付长沙。

卖菜深村妇,休嗟所获微。芜菁胜乳滑,莱菔似羔肥。橐里腰钱去,街头买肉归。种蔬胜种稻,得米不忧饥。

纵把书看未省勤,一生生计只长贫。可能在世无成事,不觉离家作老人。中岳深林秋独往,南原多草夜无邻。经年抱疾谁来问,野鸟相过啄木频。

我昔南徐讲席分,知君肥遯白云村。草深能使芝兰没,木落方推竹柏尊。试问上书投魏阙,何如解组守衡门。西风吹醒槐安梦,斜日悠悠半隐垣。

辇回从五福宫庭,管弦声里万花红。熙熙和气皇州满,都在乾坤橐籥中。

花如雪。东风夜扫苏堤月。苏堤月。香销南国,几回圆缺。钱唐江上潮声歇。江边杨柳谁攀折。谁攀折。西陵渡口,古今离别。

前年边马饮江水,烽火瓜州一水间。正使楼船多战士,要须京岘作重关。平戎得路可横槊,佐郡经时应赐环。把酒赋诗甘露寺,眼中那更有金山。

□□宽裁领,蓬头乱插花。相呼挈牲酒,再拜祷桑麻。

梦寐家园百里间,秋来青蕊想班班。但得诸公为临赏,也如老子对南山。

不誇四子锦为幄,肯道太真云想衣。

半夜群动息,五更百梦残。天鸡啼一声,万枕不遑安。一日一百刻,能得几刻闲。当其闲睡时,作梦更多端。穷者梦富贵,达者梦神仙。梦中亦役役,人生良鲜欢。

朔风迎溯水,吹雪上寒岩。怅别应千结,封题只半函。香垆烟渐敛,湖口月初衔。遥想章江外,钟声落夜帆。

送君直上金銮殿。情知不久须相见。一日甚三秋。愁来不自由。九重天一笑。定是留中了。白发少经过。此时愁奈何。

东别群舒国,西踰二剑天。才高鄴都檄,政伫武城絃。莋马征蹄苦,严鸡瑞羽鲜。离愁知远近,万里到桥边。

江行十日厌船迟,却换篮舆蹈路泥。江水别来才两日,陈公迳下再相随。

天怜野老饥,初不待人祈。雷与奔腾骤,烟兼映带微。已拼泥敝屣,更喜滴单衣。暗想田塍上,禾秋蚱蜢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