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杂兴十二首

尫羸老马尚堪骑,角笏金章已属谁。
政使死时无一物,清心壮胆有天知。

作品评述

《春晚杂兴十二首》是宋代诗人方回所创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并通过对马、官员和心境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心境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匹瘦弱的老马仍然可骑,
头戴华丽的角笏已属于谁?
政要离世时一无所有,
只有清心壮胆得天知。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描述一匹瘦弱的老马,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马是古代的交通工具之一,而这匹老马的存在象征了岁月的推移和变迁。尽管它已经衰老瘦弱,但仍然可以继续被人骑乘,给人一种欣赏老物的情感。

其次,提到了头戴角笏的官员,暗示了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然而,诗中问道:"已属谁",表明这个官员已经离开了世俗的纷争,不再拥有权力和地位。这种转变带来了对权力的反思,暗示了世事无常、权力易逝的主题。

最后,诗词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宁静和自律。诗中提到政要离世时一无所有,强调了物质财富的虚无和无常。与此同时,作者强调"清心壮胆",强调内心的纯净和勇气。这种清心壮胆的心态被认为是与天相通、与道合一的状态。

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对老马、官员和内心境界的描绘,以简练的文字传达了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内心的思考。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权力易逝的感慨,以及通过清心壮胆来追求内心宁静的追求。这种思想境界和人生哲理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够对自身的生活态度进行反思。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过千岩万壑古蓬莱,招隐竟忘还。想乾坤清气,霏霏冉冉,却在阑干。洞户来时不锁,归水映花关。只可自怡悦,持寄应难。狂客如今何处,甚酒船去后,烟水空寒。正黄尘没马,林下一身闲。几消凝、此图谁画,细看来、元不是终南,无心好、休教出岫,只在深山。

新年殊未有吟搜,美酒醺人不自由。多谢主人情意厚,玉舟三度转船头。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汉月絓庭树,胡霜拂城楼。边人一夜寒,深闺始知秋。起来理征衣,纤手一何柔。双杵几不胜,寸心未能休。梧叶下淅淅,草蛩闲幽幽。月明嗟慰意,风急复含愁。白露下兰心,兰心亦枯槁。妾家有高台,下有渔阳道。明发寄征人,三挹蘼芜草。

鸟雀喧秋未肯栖,狂风吹树影离披。屋边尚有斜阳在,更看山人一局棋。

立马阶除待一鸣,何如春梦不闻声。固知鸡口羞牛後,不待鸣群已可惊。

虚传水软与山温,莽莽风沙不见春。京洛名都夸后起,略同北相贵南人。

日薄云阴雪在山,野寒溪静客舟还。乾坤簸荡逾三载,风俗乖张似百蛮。废井衰芜霜后白,空村乔木晓余殷。独怜节序逢冬至,不得安栖学闭关。

邹田二忌不相能,买卜之言恶足明。利害伤真至于此,姓田人去恨难平。

百代公师墓,千年妙应林。香随清昼永,山泣晚秋深。列桂团风露,高松耐古今。过墙深夜月,触目倍伤心。

束书辞我下重巅,相送同临楚岸边。归思几随千里水,离情空寄一枝蝉。园林到日酒初熟,庭户开时月正圆。莫使蹉跎恋疏野,男儿酬志在当年。

勿学唐人李杜痴,作诗虽作古人诗。世传李杜文章伯,问著关雎恐不知。

野荠不堪食,芜菁今正肥。夏畦人所病,老圃方可窥。乳雀争衔蝶,鸣鸦各护儿。於陵岂复有,空学桔槔为。

桃花谩说武陵源,误教刘郎不得仙。争似莲花峰下客,栽成红杏上青天。

梁王开佛庙,云构岁时遥。珠缀飞闲鸽,红泥落碎椒。灯笼青焰短,香印白灰销。古匣收遗施,行廊画本朝。藏经沾雨烂,魔女捧花娇。亚树牵藤阁,横查压石桥。竹荒新笋细,池浅小鱼跳。匠正琉璃瓦,僧锄芍药苗。旋蒸茶嫩叶,偏把柳长条。便欲忘归路,方知隐易招。

斋禁虽严异太常,萧然高卧意何长。烟含欲暝宫庭紫,日映新秋省闼黄。壮节易摧行踽踽,华年相忠去堂堂。追攀坐叹风尘隔,空听钧天梦帝乡。

曾过街西看牡丹,牡丹才谢便心阑。如今变作村园眼,鼓子花开也喜欢。

神仙一去几千年,自遣秦人不得还。春尽桃花无处觅,空馀流水到人间。

石磴盘空别岛开,深林苍翠拂衣来。昙华映日千峰晓,瀑布凌风万壑哀。野寺无人猿自啸,危梁骇客鹤频回。桃源洞杳知何处,翠髻云房亦浪猜。

三昧共优游,何处不风流。见色心无二,无二也休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