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鲁推官惠甘蔗戏谢

满节甘滋渗齿寒,醍醐谁与酿琅玕。
不知佳境何时入,试似前人取倒餐。

作品评述

《师鲁推官惠甘蔗戏谢》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满节甘滋渗齿寒,
醍醐谁与酿琅玕。
不知佳境何时入,
试似前人取倒餐。

诗意:
这首诗以描写吃蔗的情景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美食的向往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作者感叹蔗节饱满、甘甜可口,却因冰冷而使牙齿感到寒冷。他认为蔗汁的甘甜就像是一种珍贵的美味,而能够品尝到这种美味的人却是少之又少。作者不知道何时才能进入这种美好的境界,他试图像前人那样将美味颠倒过来,以期能够品尝到其中的滋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吃蔗的情景,通过对蔗汁的形容,展现了作者对美食的渴望和对人生境界的探索。蔗汁的滋味给人以甘甜的享受,同时也带来了寒冷的感觉,这种对立感增强了诗中的意境。作者以此为引子,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对于佳境的追求充满期待。然而,他感到困惑,不知道何时才能够达到这种理想的境界。最后,他试图以倒餐之喻,表达自己对于通过前人的经验和智慧来开启美好生活的期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美食和人生境界的思索,同时通过对蔗汁和倒餐的意象运用,增强了诗意的深度和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这首诗在表达对美食的向往之余,也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境界和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体验的意义。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爽口之物少茹,爽心之行少虑,爽意之言少语,爽身之事少做。

古为万事无真实,赖有区区史笔存。士雅闻鸡偶同被,至今起舞说刘琨。

山翁见客亦欣然,好语重重意不传。行过竹篱逢细雨,眼明双鹭立青田。

人寿至耄期,如位至王公;非以德将之,往往不克终。非必皆大恶,过取固多凶。吾今垂九十,追逐群众中。筋骸胜拜起,耳目未盲聋。强健天所借,正与富贵同。一念媿屋漏,一言诳孩童,老无朋友规,日夜勤自攻。

大陆龙蛇割据年,笔端怪底起烽烟。有人已把中原卖,画里江山不值钱!

一凶乃一吉,一是复一非。孰能逃斯理,亮在识其微。三黜故无愠,高贤当庶几。但以亲交恋,音容邈难希。况昔别离久,俱忻藩守归。朝宴方陪厕,山川又乖违。吴门冒海雾,峡路凌连矶。同会在京国,相望涕沾衣。明时重英才,当复列彤闱。白玉虽尘垢,拂拭还光辉。

人生如意每难全,草草园池却自然。世事已抛高枕外,春风常在短筇前。堕空花片纷红雨,遍地苔痕长绿钱。酒户渐增诗兴在,天容此老剩狂颠。

东城攀柳叶,柳叶低着草。少壮莫轻年,轻年有衰老。柳发遍川冈,登高堪断肠。雨烟轻漠漠,何树近君乡。赠君折杨柳,颜色岂能久。上客莫沾巾,佳人正回首。新柳送君行,古柳伤君情。突兀临荒渡,婆娑出旧营。隋家两岸尽,陶宅五株荣。日暮偏愁望,春山有鸟声。

买来新兔不论钱,钓得鲜鳞细柳穿。野店浑头更醇酽,一杯放手已醺然。

忧来驱我行,困来驱我睡。文章堆案头,时复一开视。岂能皆通说,偶然聊适意。骏马骤平途,里程何足计。万我罗目前,忽为尘所昧。虎豹贵搜猎,狐兔从委弃。五鼎虽共珍,闻名岂知味。均此一卷书,今日与昨异。求名无欲速,要当毕斯世。古人不为经,言动人偶记。悲哉汉诸儒,白首

船头饱钣看扬舲,忽作翻浆不反瓶。万死一生真是幸,九江三峡未尝经。尚收弃物乾坤大,薄恃阴功祖考灵。忧患偶来须理遣,可能为汝更星星。

何止超前代,功隆道更尊。几同造区夏,还复外乾坤。黄屋尧年度,青山禹穴昏。遗民犹望幸,泪血洒中原。

貂裘紫帽日程程,不得修途一纸平。作雪晓天梅萼重,压尘小雨马蹄轻。随身诗酒三劲敌,入眼山川几画屏。到日未须投我辖,为烧兰水濯繁缨。

门绪公侯列,嫔风诗礼行。松萝方有寄,桃李忽无成。剑去双龙别,雏哀九凤鸣。何言峄山树,还似半心生。永叹芳魂断,行看草露滋。二宗荣盛日,千古别离时。竟罢生刍赠,空留画扇悲。容车候晓发,何岁是归期。缟服纷相送,玄扃翳不开。更悲泉火灭,徒见柳车回。旧室容衣奠,新茔

台山路上人难进,独有赵州亲到来。勘破老婆回首处,从此行人眼不开。

如来藏有大经卷,无古无今无成坏,卷这可纳一毫端,舒之弥纶於法界。众生与佛同受持,谓有定法便虚假。祗园食饱洗钵坐,何曾有意一场话。空生强起鉴太虚,立字安名为般若。三十二相不可著,况有卵胎并湿化。要知人与法俱空,何须到岸筏方舍。双林大士更周庶,来对萧翁间拍报。

迅翻趋炎歊,高标閟幽雅。隐士何所营,茇之清荫下。故居禾签生,帡幪若大厦。熟卧南风边,飞梦游虞夏。五弦天上鸣,击壤歌满野。起来记遗音,析薪有樵者。

城头欲上苦新泥,暖气薰人软欲痴。睡又不成行不是,强来看打洛神碑。

郎赠玉镜台,妾挂菱花盘。安得咸阳镜,照郎心肺肝?

日暮渔樵散,山空河汉明。柝声悲未夜,戎马闭孤城。去国美人尽,感时黄叶生。酒杯徒自好,极目一沾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