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知

诗债学无足,家园亦倦看。
客游宜致仕,午睡当之官。
舌笑张仪在,心凭达摩安。
清和天气好,应免夹衣寒。

作品评述

诗词《清知》是宋代诗人宋伯仁所创作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知》

诗债学无足,
家园亦倦看。
客游宜致仕,
午睡当之官。
舌笑张仪在,
心凭达摩安。
清和天气好,
应免夹衣寒。

译文:

诗词的债务永无尽头,
家园的景致也渐感厌倦。
作为客游之人,宜该退休,
午睡成为最合适的官职。
舌头上扬,仿佛张仪在说笑,
心灵依靠达摩的宁静。
清澈和谐的天气美好,
应该避免寒冷的衣衫重叠。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生活的反思和感悟,表达了一种追求宁静和自由的心境。诗人宋伯仁认为,诗词创作的道路永无止境,就像债务一样,永远还不清偿。他对家园的景致也感到厌倦,表明了他对平凡生活的疲惫感。

在这种情况下,诗人提出了一个新的生活态度。他认为,作为一个漂泊的客游者,应该考虑退休,选择午睡作为最合适的官职。这种选择象征着追求内心宁静和自由的渴望,与繁忙的社会生活相对立。

诗中提到的张仪和达摩是历史上的知名人物。张仪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他以机智和幽默著称,舌头上扬可能指的是他的智慧行动。而达摩是佛教禅宗的创始人,他强调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诗人通过这两个人物,表达了自己对智慧和内心宁静的向往。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清和天气的美好祝愿,希望能远离寒冷的天气和严寒的衣服,享受宁静和温暖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并展示了他对人生追求的思考和选择。

作者介绍

嘉熙戊戌家马塍稿。

诗词推荐

故国无心渡海潮,老禅方丈倚中条。夜深雨绝松堂静,一点山萤照寂寥。

阳秋履端月,象魏布和辰。解辫穹庐使,吹笙萍野宾。帝晖仍接昼,皇泽共成春。盛礼年年睹,祥祺日日新。

都城握手意弥温,少小追随莫更论。一别江湖重十载,偶然相见欲无言。

滞舟推若泥,逆水去如还。已历三辰次,才行十里间。千斯吾命薄,独尔破天悭。所赖圣贤事,其初不厌艰。

芳景无多,又还是、乱红飞坠。空怅望、昭亭深处,家山桃李。柳眼药心都脱换,蜂须蝶翅难沾缀。谩相携、一笑竞良辰,春醪美。金兽爇,香风细。金凤拍,歌云腻。尽秦箫燕管,但逢场尔。只恐思乡情味恶,怎禁寒食清明里。问此翁、不止四宜休,翁归未。

杖屦乘闲历众山,俄惊凡迹到仙坛。清潨潄玉一川媚,瑞气浮空两洞寒。风入乔松琴弄操,烟笼远岫灶烧丹。我今聊此凝双眼,徒觉壶中世界宽。鸠杖先生旨趣深,探直搜隐事幽寻。顶头有眼谁能识,心鉴无尘物莫侵。洞里烟霞人不老,水边花木自成阴。乞师金鼎丹炉火,为慰平生觉道心。

竹槛匝回廊,城中似外方。月云开作片,枝鸟立成行。径接河源润,庭容塔影凉。天台频去说,谁占最高房。

黄金谁解教歌舞。留得当时谱。断情残意落人间。汉上行云迷却、旧巫山。妆楼何处寻樊素。空误周郎顾。一帘秋雨翦灯看。无限羁愁分付、玉箫寒。

季冬忆淇上,落日归山樊。旧宅带流水,平田临古村。雪中望来信,醉里开衡门。果得希代宝,缄之那可论。

清怀凛凛古人风,尚忆当年语意同。开口剑锋初论事,归休弱羽已伤弓。累朝因革襟怀内,四海悲欢指顾中。寂寞六阑感因客,曾将顽质谢磨砻。

花如窈窕人,宛在水中沚。当轩有余妍,终日玩芳蘤。池清藻压枝,波动鱼争蕊。锦帐想含春,归心浩然起。

沁园东郭外,鸾驾一游盘。水榭宜时陟,山楼向晚看。席临天女贵,杯接近臣欢。圣藻悬宸象,微臣窃仰观。

道路本无限,又应何处逢。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

久客浑忘赖,群山得细看。身如悟浮没,诗喜助波澜。塑象观殊诡,作钟怀叛干。东湖空壮丽,芝岭漫林峦。

门开三观莫迟留,得路行行到始休。鉴像照心无所住,楼钟出碍有来由。顶中具眼如天主,肘后分符似国侯。应世度生游幻海,月船风棹驾涛头。

霓裳舞罢醉流霞,翠袖频揎眼欲花。丈室萧然那用此,春深料得客思家。

玉颊微醺怯晚寒。可怜凝笑整双翰。枝头一点为谁酸。只恐轻飞烟树里,好教斜插鬓云边。淡妆仍向醉中看。

天上佳上云缕衣,暗传春恨入新诗。楼头玉笛关情绪,不念残香结子时。

眼有神光射霭山,不须更问列仙班。道人四海都游遍,只有先生一介闲。

谁知牛铎黄钟,寡和阳春白雪。如君句法饱参,妙处不关言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