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畅当还旧山

常逢明月马尘间,是夜照君归处山。
山中松桂花尽发,头白属君如等闲。

作品评述

《送畅当还旧山》是唐代卢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常常在明亮的月光下,车马尘土飞扬之间,
这个夜晚照亮了你归来的山地。
山中的松树、桂花已经盛开完毕,
而我已经年老,对你的归来也毫无所谓。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诗人卢纶送别了名叫畅当的朋友,畅当要回到他曾经居住的旧山。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告别和对岁月流转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山、月、松树、桂花等形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离别的情感和对友人归来的淡然态度。

首先,诗人提到了明亮的月光和车马尘土,交相辉映,给人一种明亮和繁忙的感觉。这一景象衬托出诗人与友人的离别,诗人将友人送上了回家的路。

接着,诗人描述了友人归来的山地受到明亮的月光照亮。这里的山地象征着友人曾经居住的地方,而明亮的月光则象征着友人的归来给这片土地带来的光明。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期待和祝福。

然后,诗人描绘了山中的松树和桂花。松树和桂花是山地的自然景观,它们的盛开和凋谢代表着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更迭。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友人归来后景物已经改变、时光荏苒的感慨。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已经年老,对友人的归来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激动和期待,对友人的归来已经变得平淡无奇。这表明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告别之后,已经学会了看淡人事的态度,对岁月的变迁持有了一种豁达的心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和归来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诗词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理解。

作者介绍

卢纶,字允言,河中蒲人。大历初,数举进士不第。元载取其文以进,补阌乡尉,累迁监察御史,辄称疾去。坐与王缙善,久不调。建中初,为昭应令。浑瑊镇河中,辟元帅判官,累迁检校户部郎中。贞元中,舅韦渠牟表其才,驿召之,会卒。集十卷,今编诗五卷。

诗词推荐

几年湮塞豫章沟,岁岁民间有水忧。我意若非公善后,不应城里解通舟。

生怕冻损蜂房,胆瓶汤浸,且与温存著。

建上文忠音响绝,尔来复说蔡翁卢。君归南浦颜无怍,我老西河道不孤。空有寸心驰记室,绝无一字到中都。吟成遣寄嗟何阔,开卷应嗤此叟迂。

文士今固有,未闻居一门。松筠无异操,茧蕙若同根。试问临风读,何如把酒论。兹行羡吾弟,弭檝向湖村。

石楠花似碎琼花,只就香中便点茶。欲识此堂奇绝处,山林朝暮不离家。

重重金殿里,锁向帝王家。纵得游灵沼,何如睡暖沙。

洞真善救世,守夜看仙经。俾我外持内,当兹申配庚。斋心已恬愉,澡身自澄明。沉沉帘帏下,霭霭灯烛清。四支动有息,一室虚白生。收视忘趋舍,叩齿集神灵。伊予嗜欲寡,居常痾恙轻。三尸既伏窜,九藏乃和平。无令耳目胜,则使性命倾。窅然深夜中,若与元气并。释宗称定慧,儒师

荆_清晓。问昨夜南枝,几分春到。一点幽芳,不待陇头音耗。亭亭水边月下,胜人间、等闲花草。此际风流谁似,有_窝诗老。向虚檐、淡然索笑。任雪压霜欺,精神越好。最喜庭除,下映紫兰娇小。孤山好寻旧约,况和羹、用功宜早。移傍玉阶深处,趁天香缭绕。

寒光乍洗山川莹,清影遥分草树纤。万里更无云物动,中天只有兔随蟾。

齐王昔好竽,有客工鼓瑟。持之立王门,三年不得入。不知所好异,卒致遭怒叱。我今幸早计,归去无自逸。

一曲梁州金石清,边风萧飒动江城。座中有老沙场客,横笛休吹塞上声。

新花色鲜艳,故花色憔悴。明朝花更开,新花何有异。

冬青干已老,柏树亦萧萧。紫殿岁年远,黄冠早晚朝。井甘邻共汲,食寡腹常枵。永夜看河汉,仙人似见招。

帷间角麈千年白,庭下髯羱一点青。当日乘云无马迹,只今遗木尽龙形。

古来观社见春秋,茜袂银钗尽出游。欲与鲁人同猎较,可怜身世尚它州。

野渡人归处,纵横八九家。晚来寒力健,风颭酒帘斜。

圣主垂衣坐九重,不才假守劝农功。周家永命由忠厚,汤后存心在困穷。安得田租成岁减,且将人事兆年丰。守宰监州民最近,相期清白绍家风。

济南多名泉,岳阴水所潴。其中孰巨擘,趵突与珍珠。趵突固已佳,稍藉人工夫,珍珠擅天然,创见讶仙区。卓冠七十二,分汇大明湖,几曲绕琼房,一泓映绮疏。可以涤心志,可以鉴眉须,圆流有灵孕,颗颗旋相于。乍如历海峤,鲛人捧出余,又如对溟渤,三五显方诸。作霖仰尧题,泽物

厨人需米盐,匠氏索材甓。先当缮井灶,次议补篱壁。自古托天公,讵肯怨河伯。后村空劝缘,诗不一钱直。莫愁草堂赀,必得檀越力。

山路难行日易斜,烟村霜树欲栖鸦。夜归不到应闲事,热饮三杯即是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