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九日初谒卫真太清宫二首

帷间角麈千年白,庭下髯羱一点青。
当日乘云无马迹,只今遗木尽龙形。

作品评述

诗词:《十月九日初谒卫真太清宫二首》

帷间角麈千年白,
庭下髯羱一点青。
当日乘云无马迹,
只今遗木尽龙形。

中文译文:
帷帐内的角麈已经白了千年,
庭院下的髯羱只剩下一点青色。
当年来到这里时,乘着云彩,没有马蹄痕迹,
如今,只留下了木雕,形状都变成了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表达了对卫真太清宫的访问和景物变迁的感慨。

首先,诗中提到了帷帐内的"角麈"和庭院下的"髯羱"。这两者都是一种珍稀的动物,象征着贵族和皇室的权贵之象征。"角麈"是一种鹿类动物,其珍贵的白色皮毛已经保存了千年,象征着宫廷的尊贵和古老。"髯羱"是指另一种神秘的动物,有着青色的毛发,只剩下微弱的一点青色,暗示了它们的稀有和逐渐消失的趋势。这两种动物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宫廷的兴盛和衰落。

其次,诗中描述了当初到访卫真太清宫的情景。诗人说当初他乘云而来,没有留下马蹄的痕迹。这里的"乘云"可以理解为超脱尘世的意境,意味着诗人的心境超然,追求清净和高洁。马蹄痕迹的缺失也暗示了诗人对真实和永恒之境的追求。

最后,诗人描述了如今卫真太清宫的变化。他说现在只剩下木雕,而且这些木雕的形状都变成了龙的形状。这里的"木雕"可以理解为古物、文物或者艺术品,表明宫中的珍贵文物已经丧失,只剩下了木制的龙形标志。木雕变成了龙,也许可以理解为宫廷权力的陈腐和虚幻,一切的荣华富贵都已经消散。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和比喻手法,表达了对宫廷兴衰和时光流转的思考。通过描述宫廷的珍宝和变迁,诗人传达了对尘世荣华的淡泊和对永恒之境的追求。这首诗意境深远,寓意深刻,给人以思考和反思的空间。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琐声金制阅门环,帘卷真珠十二间。别殿春风呼万岁,中丞新押散朝班。

碧烟秋寺泛湖来,水打城根古堞摧。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琴台。

梅花已仙去,草木同蕕薰。万物竞妖冶,二气劳氤氲。南服有橘隐,春风罔知闻。浓露浥清晓,落月笼夜分。玉圆太极判,蚌合开天真。芬芳满宇宙,那肯媒东君。

物外阳狂五百年,扁舟又系镜湖边。飞升未抵簪花乐,游宦何如听雨眠?绿蚁灩尊芳酝熟,黑蛟落纸草书颠。忽拈玉笛横吹去,说与傍人是地仙。

一住翠峰顶,两见溪草绿。不知朝市间,几番生荣辱。萧条岩上云,冷淡水边竹。报谁归去来,向此空踟躅。

冰花何事太迟开,肯傍春风脚底来。飞絮漫天轻认柳,落英满地错怜梅。玄冥莫恨空归去,青帝从教倒载回。官冷无毡须一醉,可能来共即时杯。

伯颜丞相吕将军,收了江南不杀人。昨日太皇请茶饭,满朝朱紫尽降臣。

越山征路杳。东南淡淡,长空飞鸟。俪影同翻,明月一枝乌远。共道有心避事,甚未若、从渠相调。君莫笑。南楼苦要,胡床舒啸。空扰。画里江山,总轮与风流,眼中年少。也学凝儿,官事几时能了。一曲骊歌未动,还梦到、三山晴照。江月晓。莫为赏音稀少。生也。孙登者,为足下与诸

书摹于唐,故不当印以贞观。然而涸笔天成,书名云烂,殆不止于真之乱。彼无别者,徒欲侈其真而汩以赝。石汰玉出,泾分渭判,尚考予赞。

城上昏烟四敛。画楼外、陡听更点。千里相思梦中见。恨年华,逐东流,随急箭。帘影参差转。夜初过、水沈烟乱。剩枕余衾故人远。忆闲窗,_云鬓,低粉面。

古洞桃花发嫩枝,施朱施粉两相宜。要渠成结千年实,多谢春风著意吹。

日月当头过,风光转眼稀。宦游元自薄,生计亦何微。要逐时情好,难令野性违。富贫同一饱,幸有北山薇。

王眷勤三接,儒流见一真。维申柔且直,于尹学焉臣。玉弦当调化,金城要得人。行看司马相,端委静边尘。

促促急景中,蠢蠢微尘里。生涯有分限,爱恋无终已。早夭羡中年,中年羡暮齿。暮齿又贪生,服食求不死。朝吞太阳精,夕吸秋石髓。徼福反成灾,药误者多矣。以之资嗜欲,又望延甲子。天人阴骘间,亦恐无此理。域中有真道,所说不如此。后身始身存,吾闻诸老氏。

言出君门日,遥闻紫禁钟。诏书中使降,骏马上闲供。天下持平手,毫偏不置胸。文从有司较,卷是近臣封。胜阵无容敌,精兵已善攻。明朝当奏号,鸳鹭看归雝。

汉皇亲召贾生还,京路争看北海贤。却畏神仙足官府,便思风采烁云烟。

山色依然僧已亡,竹间疏磬隔残阳。智灯已灭馀空烬,犹自光明照十方。

吾家旧物贾生传,入内遥分锡杖泉。鹤去帝移宫女散,更堪呜咽过楼前。

沈沈寒甃绠千寻,澹澹疏弦瑟五音。读罢自今三太息,个中应有一生心。君真骨相超凡马,我已情怀学展禽。肯为明时当许事,科场文字未须深。

微行谁识王丞相,草履过门如野人。太史遥遥瞻紫气,老夫急急裹乌巾。子陵故友终辞汉,张禄先生又入秦。休说五湖天样阔,扁舟何处不容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