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唐顺之的《谒夷齐庙》
拼音和注音
wèi yǎng fēng liú bǎi shì xī , zhǎng gē zhāo yǐn zuò yú j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流:(形)①有才华的;杰出的:数~人物,还看今朝。②指有才学而不受礼法拘束的:名士~。③有关男女间的放荡行为:~韵事。
百世:很多世代;很长时期。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原诗
为仰风流百世希,长歌招隐坐渔矶。
昔人何处群麋鹿,此地深秋尚蕨薇。
征诛揖逊有今古,饿显禄隐无是非。
但使斯人皆可侣,不妨到处坐朝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