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李密学寄御枣一箧

沛谯有钜枣,味甘蜜相差。
其赤如君心,其大如王瓜。
尝贡趋国门,岂及贫儒家。
今见待士意,下异庐仝茶。
食之无厌饫,咏德曾未涯。

作品评述

《亳州李密学寄御枣一箧》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沛谯有巨大的枣子,味道甜美,与蜜相差无几。
它的颜色鲜红如君心,体积庞大如王瓜。
曾经被贡送到国门,怎能与贫穷的儒家相比呢。
如今见到待士的态度,下令在庐山上采摘同样的茶。
食用它无法满足,歌颂美德也从未有尽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亳州的李密学寄送给御枣一箧的情景。诗中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枣子的特点和作者对待士的态度。

首先,作者通过描写枣子的味道和外观,将其与蜜做了相近的比较,突出了其甜美和巨大的特点。枣子的鲜红色象征着君心的纯正,而庞大的体积则显示出其宏大的气魄。

其次,作者以自己的身份为背景,对比了贡送枣子的场景与贫穷的儒家之间的差别。贡送枣子是富贵人家的行为,而贫穷的儒家则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这里反映了社会等级和经济差距的存在。

最后,作者描述了自己见到待士的态度,下令在庐山上采摘同样的茶。这里的待士指的是有志于学问的士人,作者可能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士人的关怀和尊重,以及对他们追求德行和美德的支持和鼓励。

整首诗词通过对枣子和待士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于品德高尚的追求和对士人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等级和贫富差距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地位的影响。诗中的意象和对比都很鲜明,语言简练明快,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茅屋拥红炉,聊在山中宿。枉却几上灯,无书供夜读。

初荷一番沃雨,锦云红尚卷。隘华屋、赋客吟仙,候望南极天远。还报道、飘然紫气,山奇水胜都行偏。却归来领客,水晶庭院开宴。窗户青红,正似京洛,按笙歌一片。似别有、金屋佳人,桃根桃叶清婉。倚薰风、虬须正绿,人似玉手挼纨扇。算风流,只有蓬瀛,画图曾见。谁知老子,正

欲识东陵味,青门五色瓜。龙蹄远珠履,女臂动金花。六子方呈瑞,三仙实可嘉。终朝奉絺绤,谒帝伫非赊。

蓓蕾抽开素练囊,琼葩薰出白龙香。裁分楚女朝云片,剪破姮娥夜月光。雪句岂须征柳絮,粉腮应恨帖梅妆。槛边几笑东篱菊,冷折金风待降霜。

驴觑井,井觑驴。智容无外,净涵有余。肘后谁分印,家中不蓄书。机丝不挂梭头事,文彩纵横意自殊。

南城有隐居,静退我所与。两穷成邂逅,一笑同出处。翛然五亩园,耕种了寒暑。朱樱前日栽,茂密已如许。今岁风雨时,高枝垫艰举。喜我领客来,柴关不我拒。倒衣出逢迎,扫地客燕醑。童怒罢守卫,徒驭先含咀。肴核既杂陈,少长咸以序。堆盘火齐红,磊落照尊俎。眼明爱匀圆,酒兴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入门正路,不容回互。千人万人,当阳蹉过。

我诵茶山诗,不识茶山面。今朝逢嫡孙,论诗得关键。李杜不再传,苏黄才一见。茶山子有孙,夜光同一串。故家妙人物,笔底波澜健。何当直两锋,看取空中箭。

数亩低田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阴拂暑风光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轻舟出郭信风扬,过雨陂塘五月凉。山槛水添平入户,野亭树密远生香。村中客少过逢简,醉后情深笑语长。频到不须仍载酒,自煎花乳闲黄粱。

庾公陈迹已悠悠,春到江南天尽头。依旧冰芬照行客,瘴烟原不犯清流。

短墙春色过邻家,行不逢人只见花。新绿葱葱红蔌蔌,郤成妆面映青纱。

万丈巍台,碧罘D66D外,衮衮野马游尘。旧文书几阁,昏朝醉暮,覆雨翻云。忽变清明,紫垣敕使下星辰。经年事静,公门如水,帝甸阳春。长安父老相语,几百年见此,独驾冰轮。又凤鸣黄幕,玉霄平溯,鹊锦新恩。画省中书,半红梅子荐盐新。归来晚,待赓吟、殿阁南薰。

晓雾散晴渚,秋色满湘山。青鞋黄帽,忄欠与名士共跻攀。窈窕深林幽谷,诘曲危亭飞观,俯首视尘寰。长啸望天末,余响下云端。白鹤去,荒井在,汲清寒。醒然毛骨,浮丘招我御风还。拂拭苍崖苔藓,一写胸中豪气,渺渺洞庭宽。山鬼善呵护,千载照层峦。

山林唯幽静,行住不妨禅。高月穿松径,残阳过水田。诗从宿世悟,法为本师传。能使南人敬,修持香火缘。

夏旱连秋又及冬,大田高下总成空。千仓已失三农望,一雨欣闻百里同。青入平畴看麦秀,绿回枯沼喜泉通。从今得免填沟壑,皆谢天公惠困穷。

坚顽岂是铸成低,雨洗风磨只自如。勿谓全然不照烛,山精破胆已无余。

公卿北去共低眉,世事兴亡付不知。不是谋归全赵璧,东南那个是男儿。

想幼安、辽东归後,自羞年少龙首。长安市上垆边卧,枉却快行家走。空两袖。染醉墨淋漓,把似天香透。功名邂逅。便六一词高,君谟字伟,但见说行昼。人间事,苦似成丹无候。神清苔字如镂。明年六十闻歌後,颇记薄醺醺否。儿拍手。笑马上葛疆,也作家山友。烦伊起寿。更待复一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