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上·汲黯

东北民思虀主父,西南人欲粉唐蒙。
汉家社稷何依倚,黯直粗疏一病翁。

作品评述

诗词:《咏史上·汲黯》

中文译文:
东北民思念主父,
西南人欲消弥唐蒙。
汉家社稷何所依靠,
黯直粗疏如同一位衰老的病人。

诗意:
这首诗是陈普所写的历史咏史之作,主题涉及东北和西南两地的人民对主父(指唐朝的李世民)和唐朝的怀念,以及对汉家社稷(指大汉国家的基业)的关切。诗人通过描绘汲黯的形象,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衰落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汲黯的形象作为隐喻,将他比作一位病入膏肓的老人,形容他的形象粗疏、颓废。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整个国家衰败的忧虑和痛心。

诗中提到了东北和西南两地的人民,他们分别思念着主父和希望唐朝的兴盛能够遮掩住蒙古的侵袭。这种东北人的思念和西南人的期待,凸显了他们对国家的归属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诗词通过对汲黯的描写,暗示了整个国家的困境。汉家社稷,即汉朝的基业,被问到何处依靠。这种质问凸显了对当时社稷安危的关切。诗中的黯,象征着国家的颓废状态和衰败前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衰落的忧虑之情。

整首诗虽然简短,但通过一个病痛的老人形象的隐喻,传达了诗人对国家衰败和社稷危机的担忧。它描绘了当时历史背景下人们的心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展现了陈普细腻的抒情才华。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诗词推荐

日长渐有简编乐,春半已将樱笋来。无数青山相慰藉,有时明月共裴徊。

伯威虽拙诗故巧,我拙似渠诗欠工。竹溪想见梅花发,问讯穷冈今不穷。

几声天外归鸿。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吾奇曾生者,始得之太学。初谓独轩然,百鸟而一鹗。既又得杨生,群兽出麟角。乃知天下下,所识惭未博。杨生初谁师,仁义而礼乐。天姿朴且茂,美不待追琢。始来读其文。如渴饮醴酪。既坐即之谈,稍稍吐锋锷。非唯富春秋,固已厚天爵。有司选群材,绳墨困量度。胡为谨毫分,而使

洞庭瀰漫接天回,一点君山似措杯。暝色已笼秋竹树,夕阳犹带旧楼台。湘南贾伴乘风信,夏口篙工厄溯洄。后侣逢滩方拽zB,前宗到浦已眠桅。俄惊四面云屏合,坐见千峰雪浪堆。罔象睢盱频逞怪,石尤翻动忽成灾。胜凌岂但河宫溢,坱轧浑忧地轴摧。疑是阴兵致昏黑,果闻灵鼓借喧豗.

忆向郊坛望武皇,九军旗帐下南方。六龙日驭天行健,神母呈图地道光。浓暖气中生历草,是非烟里爱瑶浆。至今满耳箫韶曲,徒羡瑶池舞凤凰。

绝嗤梁梦误金瓯,又叹祁征困木牛。只藉人才作元气,闻公安健百无忧。

撼白欺红恨已多,新词莫遣雪儿歌。数株欲借群芳后,三月犹看几日过。锦席剩香留一瓣,银屏深影蹙双蛾。离魂转觉难凭藉,尽日风吹无奈何。

诗翁磊块胸,大邑佳丽地。琼也领蝤蛴,懿也目秋水。清歌酹碧筒,粗足令公喜。醉呼翩欲仙,谁要卿料理。

栗与芋,芋与栗。两般滋味休教失。性与命,命与性。两般出入通贤圣。都要知。都要知。便是长生固*时。休想瑶台并阆苑,六家珍宝出天

献替先其大,从容接每三。但知言謇謇,肯顾府潭潭。

显晦有难必,孰云幽不明。深井发寒泉,光若月色盈。阴阳信奇变,曷用究厥情。譬彼出炎火,投薪丹焰成。吾人勿惊异,但自汲缾罂。

九峰之杉,逍遥之柟。易直且修,弗斫而堪。新堂有严,四星在南。朝堥之仪,万民所祗。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黎人多良田,征歛苦倍蓰。诛求尽余粒,尚豢犊与豕。昨当租吏来,宰割充盘几。吏怒反索金,黎民那有此。泣向逻者借,刻箭以为誓。贷一每输百,朘削痛入髓。生当剥肌肉,死则长已矣。薄诉吏转嗔,锁缚不复视。黎儿愤勇决,挺身负戈矢。枪急千人奔,犯顺

兴亡天数亦人谋,战艦蒙冲一炬休。雪浪如山限南北,不湔江令沈侯羞。

楚泽多兰人未办,尽以清香为比拟。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

雪消楼外山。正秦淮、翠溢回澜。香梢豆蔻,红轻犹怕春寒。晓光浮画戟,卷绣帘、风暖玉钩闲。紫府仙人,花围羽帔星冠。蓬莱阆苑,意倦游、常戏世间。佩麟旧都,江左襦袴歌欢。只恐催归觐,剩宴都、休诉酒杯宽。明岁应看,钧容舞袖歌鬟。

学医未至大医王,笑杀年年折臂伤。屏里江山如出色,亭皋松菊已成行。细参不语禅三昧,静对无弦琴一张。多谢岭头诗寄我,满园梅意弄春光。

纵得步兵无绿蚁,不缘句漏有丹砂。殷勤为报同袍友,我亦无心似海槎。春服照尘连草色,夜船闻雨滴芦花。梅仙自是青云客,莫羡相如却到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