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二首

路断人稀山正深,隔林钟鼓报新音。
已穷渡水沿崖力,更尽眠云坐石心。

作品评述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李弥逊的《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二首》。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二首》的译文:
路断人稀山正深,
隔林钟鼓报新音。
已穷渡水沿崖力,
更尽眠云坐石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黄山游览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黄山的旅途中的景象和感受。

第一句描述了路途的艰险和人烟稀少,暗示了黄山险峻的地理环境,山势陡峭,道路崎岖难行。

第二句中的「隔林钟鼓报新音」表达了游客们远远听到从山中传来的钟声和鼓声,象征着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似乎是进入了仙境。

第三句通过「已穷渡水沿崖力」表达了作者艰难跋涉的决心和努力,他已经跨越了水源,沿着崖壁攀爬,用尽全身的力气。

最后一句「更尽眠云坐石心」表达了作者在黄山的高处,尽情地融入了云雾和石头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宏伟和宁静。作者将自己与云雾、石头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宇宙之美的体悟。

整首诗以黄山的险峻和壮丽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的旅途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人与自然相融的向往。这首诗在形象描写上表现出了李弥逊细腻的笔触,通过描绘山势和自然景观,展示了黄山的壮美和神秘,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仰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腊月初开一荚蓂。祥开崧岳庆生申。

柳条花颣恼青春。更那堪、飞絮纷纷。一曲细清脆、倚朱唇。斟绿酒、掩红巾。追往事,惜芳唇。暂时间、留住行云。端的自家心下、眼中人。到处里、觉尖新。

落叶风中稻满场,平畴相对瀼东庄。膏腴望望应千顷,黄地黄金下夕阳。

茏葱高树青门西,夜夜栖乌来上啼。报君凶,报君喜,愿君高树成连理。啼乌夜夜八九子,莫使君家高树移。乌生八九乌散飞。

养和名字好,偏寄道情深。所以亲逋客,兼能助五禽。倚肩沧海望,钩膝白云吟。不是逍遥侣,谁知世外心。

离离玉立已无多,颜色相於冷不阿。一种东风自根极,铜鞮最后谪仙歌。

自昔桂阳名此山,登楼恍若见林端。山中固有诛茅地,却许吾人背面看。

头白眼昏无住著,大都客里过重阳。人生便满一百岁,消得黄花几度香。

风杪影凌乱,露轻光陆离。如霞散仙掌,似烧上峨嵋。道树千花发,扶桑九日移。因山成众像,不复藉蟠螭。涌出多宝塔,往来飞锡僧。分明三五月,传照百千灯。驯狖移高柱,庆云遮半层。夜深寒焰白,犹自缀金绳。磊落风初定,轻明云乍妨。疏中摇月彩,繁处杂星芒。火树枝柯密,烛龙

一再登临万事非,裹头还已雪垂垂。敢论笔力今无恨,欲附碑阴始不疑。台阁有人堪共政,江山如此且随宜。论功汉鼎吾何有,自是风流百代师。

众毒蔓贞松,一枝难久荣。岂知黄庭客,仙骨生不成。春色舍芳蕙,秋风绕枯茎。弹琴不成曲,始觉知音倾。馆月改旧照,吊宾写馀情。还舟空江上,波浪送铭旌。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烂饮无贤圣,高歌有鬼神。梵书常味首,药裹自心亲。朋友居山少,知闻到市新。孤舟怯风浪,不出又经旬。

长恨年年月窟秋,无人共拍酒船浮。君家双桂开时节,我欲从君载酒游。

晴峰三十六,侍立上春台。同宿别离恨,共看星月回。野莺临苑语,河棹历江来。便寄相思札,缄封花下开。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瑟瑟风松,萧萧雨桧。师子咬人,韩{左犭右卢}逐瑰。

微凉天气似秋期,风触疏帘影自移。远梦有时寻水寺,孤吟终日对莎池。笋梢成翠堆轻箨,梅实翻黄压嫩枝。兀兀腾腾聊自遣,此怀深谢野僧知。

南天胡马独悲嘶,白首相逢话鼓鼙。野战频年沙朔外,旌竿高与雪峰齐。扁舟远泛轻全楚,落日愁看旧紫泥。早晚瑶阶归伏奏,独能画地取关西。

复作骑驴不跨驴,此生断酒未须扶。独无锦里惊人句,也得梁园画作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