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乔仝寄贺君六首

旧闻父老晋郎官,已作飞腾变化看。
闻道东蒙有居处,愿供薪水看烧丹。

作品评述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是苏轼所作,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乔仝、寄语贺君的场景。诗中表达了对乔仝的崇敬和祝福,同时展示了作者对乔仝追求道教长生不老的修行的赞赏。

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听说父老晋郎官,
已经飞腾变化看。
听说东蒙有居处,
愿提供薪水看烧丹。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乔仝的送别和祝福,同时也是对乔仝追求长生不老的修行的赞美。苏轼听闻乔仝已经获得了飞升的能力,并在东蒙找到了居所。他表达了自己愿意提供财物支持乔仝继续修炼炼丹的心愿。

赏析:
这首诗展示了苏轼对乔仝的钦佩和敬仰之情。乔仝是苏轼的朋友,也是一位道士,他通过修行获得了神奇的能力,可以飞升到天上。苏轼听闻这个消息后,对乔仝的变化感到惊叹和赞叹。他听说乔仝在东蒙找到了安身之所,也就是修行的居所,同时乔仝还在那里炼制丹药。苏轼表达了自己愿意供养乔仝,提供薪水支持他继续修行的意愿。

这首诗中融入了道教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对修行者的敬重。诗中的“飞腾变化”形象地描绘了乔仝修行成功后的飞升场景,给人以神秘而壮丽的感觉。通过送别和寄语,苏轼向乔仝表达了自己对他修行成果的赞赏和对他未来修道之路的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乔仝的敬仰和祝福之情,同时展现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对修行者的赞赏。它描绘了一个神奇而壮丽的场景,给人以想象和遐思的空间。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世德封胡后,英游终贾年。尘缁去郡客,木落渡淮天。揖吏贪持簿,劳歌倦倚弦。无忧亲釜薄,新复古圭田。

群僊鹤驾去难追,白首重来不自知。才艺荒唐痴独绝,功名蹭蹬老如期。海边郑叟穷耽酒,吴下韦郎晚学诗。扶上木天居莫笑,衰残不似壮游时。

榕影下照水,翠蚊舒复樛。溪光迸升檐,朱夏冻以幽。高阁昔雨荒,奇观久风休。南轩天遣来,山谷神与谋。字新址惟旧,景逝人为留。不意猿饮潭,复见驷驾輈。先生何孤往,野客欠从游。愿携龙文璧,去沦兔褐瓯。垂手掬寒泚,移床听凉飕。阁回诗更超,古往今亦犹。揽渠五字妙,觉我

村坞花飞片片红,横遭涩雨又悭风。无何春事三分过,不肯游人一笑同。穷胜园林惟我辈,傥来轩冕付诸公。烟云两屐亦堪醉,莫问圣贤诗一中。

早年花县拜潘郎,寻忝飞鸣出桂堂。日走登天长似箭,人同红树岂经霜。帆分南浦知离别,驾在东州更可伤。公论一麾将塞诏,且随征令过潇湘。

即今巾镜叹苍茫,但觉书痴胜酒狂。已怕词头趋坡老,更禁帖子累秦郎。鲁生竞起为绵蕝,邶俗谁能不采唐。自唱樵歌余季和,免教人谤到君房。

稽首具六波罗密,稽首得无生法忍。稽首佛敕久住世,稽首救世不倦者。天上人间福田施,心无高下依佛慧。遍与有情作功德,故受孔雀堕尾供。

执热卧北窗,淋漓汗流注。蛟龙遁水府,谁起叩天户。偶然终日风,振扰北山雾。崩腾转相轧,变化不容睹。雷声运车毂,雨点倾豆黍。逡巡溜河汉,指顾才笑语。破屋少干床,茅苫固难御。出门泥没足,此厄比邻溥。苟令终岁熟,敢有今日怒。晚照上东轩,清风袭虚庑。微生免荷锄,但喜

在家同匏系,游子似箨飞。昔分参与商,今作埙与篪。感子意气殊,顾我齿发非。茅屋正萧萧,野花亦离离。无酒水可饮,无饭黍可炊。杲杲看朝阳,连连弄夕晖。男儿重交好,雪霜以为期。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前有裴马,后有卢李。

诗书穷生灯,功名平生心。辛勤莺迁乔,哀鸣猿投林。兰膏谁为容,朱弦无知音。安能如蜉蝣,随时安其阴。

老病思明王,乾坤入苦吟。秋风茅屋名,春日杜鹃心。诗史孤忠在,文屋万古沉。只应忆李白,到海去相寻。

行遍回廊小立时,轻风吹动隔墙枝。年光荏苒偏伤客,往事参差欲怨谁。绣被香温催解佩,绮窗月淡称弹棋。酿成一种风流病,对月看花总泪垂。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々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我徂东山,慆慆不

别来虎豆又生牙,尚在扬州卖酒家。醉后清狂应不减,起拈花弹打鸣鸦。

行止每依人,人皆笑我拙。独以相从人,未能便弃绝。纵君得显荣,亦耻事谀说。人情苦好乖,会少常多别。而我独与君。初不易生灭。相亲如一体,亦不畏寒热。但我常自暇,而君力常竭。若以此比方,孰优还若劣。

我欲笺天,天无语,渺渺谁司喉舌。回看山色好,有清池似玉,一觞堪洁。却笑几载京华,娇花媚柳,搅动风情如热。何如盘阿里,自川原昼锦,石?晴雪。更醉里赓酬,花边吟啸,妙词称绝。友莺声切切。歌伐木、怎赋骚中?。最好是、静中佳兴,眼底繁英,四时春在那曾别。笑杀渠痴,晓

夫没姑嫜老,年芳鉴珥新。孤峰晴后雪,硕果剥中春。命义生无愧,言容死未陈。西风吹拱木,双剑合龙津。

月色荒城外,江声野寺中。贫知交道薄,老信释门空。露叶凋阶藓,风枝戛井桐。不妨无酒夜,闲话值生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