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塘桥

碧荷色犹懒,紫花香渐多。
过桥通故里,分界入新河。
土润何功治,沙平不用磨。
衣冠今已矣,从此想鸣珂。

作品评述

《高塘桥》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高衡孙。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碧荷色依旧懒洋洋,紫花香气渐渐增多。
穿过这座桥通往故乡,分界进入新的河。
土地的滋润有何功绩,沙滩的平坦无需打磨。
我的衣冠已经过去,从此只留下思念和珂声。

诗意:
《高塘桥》以写景的方式展示了一幅江南乡村的景象。诗人描绘了桥边碧荷的颜色依旧懒散,紫花的香气逐渐浓郁的景象。通过描述桥的存在,诗人表达了他穿过桥梁回到故乡的情感。桥梁成为分界线,连接着过去的故乡和新的河流。作者以此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在描写土地的时候,诗人没有强调土地的功绩,而是着重表现了土地的滋润和沙滩的平坦。这种细腻的描写方式,传达了作者对乡村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

最后两句诗,诗人以个人的视角,表达了对自己现在的身份和地位的反思。衣冠已经过去,意味着作者已经不再担任重要的职务,不再被世人所重视。从此,他只能依靠回忆和思念来寻求内心的慰藉。"珂声"是指古代官员佩戴的一种玉制饰物,象征着地位和权力。通过衣冠和珂声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过去荣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

赏析:
《高塘桥》以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家乡和过去的深厚感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桥梁的存在,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安静而恬淡的乡村世界。诗中的景物和情感相互交融,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时光流转和个人命运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思念和对现实的反思,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

诗词推荐

须知有慾不为刚,血气乘之反类狂。所以孟轲言直养,要令无助亦无忘。

宜男花,春晖草,小草报春晖,叶好花亦好。花上青蚨缀枝满,阿奶花开春日短。疾风卷地起,劲草偃如麻。借问春晖草,漂蓬落谁家。阖闾城外髑髅台,阿奶些魂台上来。宜男草抽花染血,花上之血不可灭。

临津台殿似蓬莱,柳色荒凉锁翠苔。萍港不知人事改,通船如望帝尧来。

东南仁气氲堪舆,武夷相望钟真儒。考亭西山接伊洛,望庭坦荡除榛芜。意一先生续正传,刚以直养轲其徒。端平御史凛风节,历历抗疏诛奸谀。爱君优国根性天,实与名称名非沾。艺祖所谓社稷臣,四海欢呼登政途。津梁善类植泰道,柱石明堂开远模。丹心炳炳照白发,力扶国是消民瘉。

风驭云转□渺茫,石奇松老尚苍苍。留题尽有争先意,谁识棋山是道场。

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

汉运初中兴,扶颠待柱石。畴能补天漏,登阶捧玉册。

客居江之南,未识衡岳大。长于想象中,便作登临外。南游怅不已,病目恍增快。要穷山水原,靡问仙灵态。镌鑱雅未能,造物底不贷。欣逢人中龙,一扫胸次隘。偕为青云期,岂顾白眼怪。多闻与多识,几别复几会。籓篱我妄窥,根柢君有在。自惭非孟嘉,直恐误郭泰。蕙兰被余薰,珠玉

风收十四叶尧蓂,云捧三千岁寿星。人讶绣鸾淹彩翼,天教纹鶒效殊灵。中书将相无穷考,上古春秋不计龄。长见烛花香帕畔,小桃红嫩柳新青。

大车高马尘塞轨,弄石洗泉人不喜。慨然摆落还吴都,归心劲於弦上矢。强弩发复开,矢往不可回。常应笑燕子,时能海边来。

露华清。天气爽、新秋已觉凉生。朱户小窗,坐来低按秦筝。几多妖艳,都总是、白雪余声。那更、玉肌肤韵胜,体段轻盈。照人双眼偏明,况周郎、自来多病多情。把酒为伊,再三著意须听。销魂无语,一任侧耳与心倾。是我不卿卿,更有谁可卿卿。

麦熟熟,黄云肩堆满屋。大儿烧穟事治谷,小儿撷蔬归作粥。阿翁饱去摩挲腹,柿叶浓阴对黄犊,快活一生甘碌碌。君不见秋崖白头守残牍,麦虽熟,饭不足。

恻恻笙竽万籁风。阳关叠遍酒尊空。相逢草草别匆匆。满眼泪珠和雨洒,一襟愁绪抵秋浓。相思今夜五云东。

偶作城隅逝,居然物外期。林风瓢易觉,山雨石先知。藤老犹依格,沟斜更会池。看蝉琴误曲,过树路成歧。节近吹花酒,欢留败袄棋。主人名族后,啸竹客忘疲。

人家星散水中央,十里芹羹菰饭香。想得薰风端午後,荷花世界柳丝乡。

所化神如在,名高志未伸。文章坡老笔,丰度华阳巾。恺悌州符屡,旬宣阃画频。鼎台袖吾手,覆餗彼何人。

起伏晴云径,纵横暖水陂。草长流翠碧,花远没黄鹂。楚制从人笑,吴吟得自怡。东皋兴不浅,游走及芳时。

远屿孤烟起,林亭落日虚。青山半江影,竹里照残书。

看尽徽苏谱与园,牡丹未见粉丝君。春罗浅染醋红色,王板蹙成裙摺纹。头重醉余扶不起,肌香淑处澹仍芬。老夫生有栽花癖,客里相看为一醺。

我迁于揭阳,君先揭阳居。揭阳去京华,其里万有馀。不谓小郭中,有子可与娱。心平而行高,两通诗与书。婆娑海水南,簸弄明月珠。及我迁宜春,意欲携以俱。摆头笑且言,我岂不足欤。又奚为于北,往来以纷如。海中诸山中,幽子颇不无。相期风涛观,已久不可渝。又尝疑龙虾,果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