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李之仪的《吊王承议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qí qū nán běi jiù xiāng wén , wǎn kùn jī léi tuō hòu ch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南北:南北nán-běi∶北方和南方∶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相闻:彼此都能听到。极言距离之近。互通信息;互相通报。
崎岖:形容山路坎坷。也比喻处境十分困难。
后尘:(书)(名)行进时身后扬起的尘土,比喻在别人后面(别人怎样,自己也怎样):步人~。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原诗
崎岖南北旧相闻,晚困羁缧托后尘。
盗贼馀风如振槁,里闾和气似深春。
雀巢绝探终能鷇,乌喙虽长自不伸。
所去见思犹可想,九泉赍恨彼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