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之还

公之还,谓常还兮,独不谓公害。
弹鼂冠,斯传于馹,尚行于鹓。
何以居之,宰臣白囏。
岂无鸡舌,辅以麋丸。
于逶于蛇,与鼂为羽翰。
岂无辟水,枕以桥门。
于{左马右禺}于卬,与士为之壮。
天子曰咈,唯才是论。
胡为乎天骥,而拳之阑。
胡为乎隋珠,而藉之弹。
厥居惟{外门内亢},厥立惟胖。
斯佩斯环兮,毕我鼎彝之残兮。

作品评述

《公之还》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这首诗词以华丽的辞藻和独特的意象描绘了一种宴会场景,同时也寄托了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词没有提供具体的中文译文,但我们可以根据诗词的整体意境以及相关的词语来推测其大致含义和赏析。

诗词中提到了"公之还",意味着主人常常回来,但不说公害。这里的"公"可以理解为主人或者宾客,"公害"则指主人的行为对他人的伤害或冷漠。通过这句话,诗人暗示了宴会场景中宾主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对主人品德的期待。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宴会中的一些细节。"弹鼂冠"指的是弹奏鼂冠音乐,这是一种古乐器,音色悠扬。"斯传于馹,尚行于鹓"则描绘了音乐的传播和流行。"鸡舌"和"麋丸"可能是指食物,"逶蛇"表示饮食的丰盛和华丽。"辟水,枕以桥门"则暗示了宴会地点的奢华和精美。

诗词中还提到了"左马右禺",这是古代宴会中的一种座次安排,"士"则指的是宾客。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展现了宴会的盛况和庄重氛围。

诗词的后半部分提到了"天子曰咈",可能是指皇帝的评价。"胡为乎天骥,而拳之阑"和"胡为乎隋珠,而藉之弹"则表达了对追求卓越和珍贵之物的疑问。诗人反问道,为何追求天骥和隋珠这些昂贵而稀有的东西,却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价值和品质。

最后几句描述了诗人自身的处境和心境。"厥居惟外门内亢,厥立惟胖"表达了诗人对社会角色和身份的疑惑。"斯佩斯环兮,毕我鼎彝之残兮"则意味着诗人身处于一种虚幻而繁华的环境中,他感叹自己的处境与古代的鼎和彝(古代礼器)的残缺相似。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华丽的词藻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宴会场景,展示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和对现实境遇的思考。通过对真实与虚幻、追求与价值的对比,诗人呈现了一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这首诗词在形式上富有韵律感和音乐性,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关切。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深夜步秋檐,明月照石阶。所忆不可见,乃爱徒兴怀。我欲挂天帆,长江风浪摧。我欲跨绿耳,苍林烟雨回。只有坐长想,佳人安在哉。何时觌来袂,双目冏冏开。

从弟忝东床,相从二十霜。人琴一何苦,冰玉两俱伤。别久成今昔,归来失老苍。稽阴终反葬,西望倍凄凉。

折腰五斗信非天,荐祢徒劳一鹗书。渊底纵鳞夸水泳,林间宿鸟乐巢居。心随俯仰缘无慊,身任行藏自有馀。试问通衢何处是,圣门无限指南车。

百里风帆日未中,惠山紫翠忽重重。姑苏城外枫林寺,夜半已过闻晓钟。

荒溪屈曲中郎篆,白鹭参差玉笋斑。竿日已移三丈外,水云犹垛两山间。石桥梅萼余香冷,茅店人家晚梦閒。幸自归心过飞鸟,不须循指示刀环。

上方幽且暮,台殿隐蒙笼。远磬秋山里,清猿古木中。众溪连竹路,诸岭共松风。傥许栖林下,甘成白首翁。

我家南山中,柴门别经久。不知今春来,新添几株柳。清江闲钓竹,鸥鹭还来否?对此忽相思,长歌独搔首。

平生爱石似奇章,老矣一拳犹未致。夜来梦绕太湖侧,万玉嶙峋清有味。梦回身复落红尘,闻道皂湖山可人。幸致一峰为我寿,为君作诗传不朽。

作意如何和好歌。细翻重看得长哦。晓梧吹雨露明荷。老我从他琴下爨,故人元自笛亭柯。北山烟岫郁嵯峨。

神仙谁道杳难穷,老俗相传住此宫。山裂旧分三凫洞,羽飞曾驭九天风。玉为双阙无尘到,云作丹梯有路能。谁问稚川何处在,俨然金灶列壶中。

春至风花各自荣,就中杨柳最多情。自从初学宫腰舞,直至飘绵不老成。

原上桑柘瘦,再来还见贫。沧州几年隐,白发一茎新。败叶平空堑,残阳满近邻。闲言说知己,半是学禅人。

黄鹤山头雪未消,行人归计在今朝。城高铁瓮江山壮,地接金陵草木凋。北府市楼闻旧酒,南桥官柳识归桡。吏民莫见参军面,水宿风餐鬓发焦。

柳岸兰桡片席飞,秋风泽国季鹰归。幕中莲渚红衣脱,江外蒪羹紫线肥。十部须知從事贵,双鱼莫遣尺书稀。西陵正接家山路,试为因人问钓矶。

气升期汗漫,世法一黔娄。启钥因师旨,咀芝从祖求。肆言谐律吕,不梦本精修。王室金堂迩,飘飘竹杖游。

使轺问俗画轮轻,五马张筵驻驿亭。他日恩荣封诏紫,伫看蹇谔仗蒲青。才能并赐龙文剑,勋业同分云母屏。太史已书贤者聚,荀陈此地仰华星。

冷淡庭梅俨玉颜,孤高翠竹耸修鬟。如何富贵天然质,犹欲寻盟二友间。

閒过选佛场,归云翠如泼。入门偶有言,启颊师便喝。掩耳煨芋炉,但把火深拨。呼童酌玉虹,注之旃檀钵。嘘灰然微红,横铛水煎活。茶酣登甲亭,双眸为之豁。鸟啼空山幽,翔来集木末。风月一何佳,团圞共披抹。悠然澹忘归,于兹得解脱。

壮观东南二百州,景於多处更多愁。江流千古英雄泪,山掩诸公富贵羞。北府如今惟有酒,中原在望忍登楼。西风战舰今保在,且办年年使客舟。

沙洲折脚雁,疑人铺翅行。奈何暮雨来,复值寒风生。湿毛染泥滓,缩颈无鸣声。尔辈正若此,犹胜被坚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