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庚午元日作(其六)》
拼音和注音
shēng cóng shí wǔ wú jūn fù , zuì yǒu sān qiān shì zi ch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千:《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2.泛言数目之多。3.指三千大千世界。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庚午重为堕地人,愁逢烈帝第三春。
生从十五无君父,罪有三千是子臣。
一日鸡豚犹逮母,平生犬马未违亲。
早孤少得先公教,报答慈威恨不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