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琴

虽传古人声,不识古人意。
古人今已远,悲哉广陵思。

作品评述

《鸣琴》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古人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虽传古人声,不识古人意。
古人今已远,悲哉广陵思。

这首诗词通过琴声来象征古人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古人的敬仰之情。作者说虽然古人的声音传世流传下来,但是我们却无法真正理解古人的意义和思想。古人已经远去,这让作者感到悲伤,尤其是对广陵(指古代的扬州)的思念之情更加深刻。

这首诗词的诗意在于表达了作者对古人的敬仰和思念之情。作者通过琴声来象征古人的声音,强调了古人的重要性和他们对后世的影响。然而,作者也感叹古人已经远去,无法真正理解他们的意义和思想,这让他感到悲伤。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古人的敬仰和对广陵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它通过琴声和古人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古人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它展示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对古人智慧的渴望。同时,诗词中的悲哀情绪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无情。整首诗词简洁而深刻,给人以思考和回味的空间,让人对古人的智慧和历史的厚重有了更深的感悟。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澒洞风号木,萧条雨滴阶。忽思穿两屐,聊用散孤怀。赤脚舂畲粟,平头拾涧柴。先师有遗训,万事忌安排。

晓殿蓂花一荚飞,晚檐桂枝小些儿。人间已过重阳后,天上将开瑞庆时。新息陂长钟世德,嘉陵滩浅报官期。待君饮却长生酒,又到江亭贺上卮。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凭阑静听瀟瀟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天高日烈势欲然,秧已生节未入田。谁欤操琴尊师涓,使我赤地里至千。风雩且歌吾自乐,穷阎不可无炊烟。薰时解愠民望切,亟为我作南风弦。

花拥山头白,云翻日脚斜。银蟾已照路,游客莫思家。

海上芳敷有瑶草,採而食之颜不老。海中翕赩有骊珠,探而得之形木枯。赤乌玄兔未同宿,姹女婴儿自相逐。深存踵息通三关,升降出入无时閒。九转七返成大还,功高行满起人寰,凌虚一举三神山。

月宇临丹地,云窗网碧纱。御筵陈桂醑,天酒酌榴花。水向浮桥直,城连禁苑斜。承恩恣欢赏,归路满烟霞。

但爱秋月明,不厌秋夜永。掀髯立长风,舞手弄孤影。天净神宇清,露重衣袂冷。隐约辨山河,分明认奎井。一笑震九霄,唤起迷者省。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

依佛不违亲,高堂与寺邻。问安双树晓,求膳一僧贫。持咒过龙庙,翻经化海人。还同惠休去,儒者亦沾巾。

漏永迢迢清夜。露华浓、洞房寒乍。愁人早是不成眠,奈无端、月窥窗罅。心心念念都缘那。被相思、闷损人也。冤家你若不知人,这欢娱、自今权罢。

雨足山云半欲开,新秧犹待小暄催。一双百舌花梢语,四顾无人忽下来。

赐诏宽言路,登贤壮陛廉。相期正在治,素定不烦占。众喜夔龙盛,予虞终灌憸。太平谈可致,天意慎猜嫌。

每闻天鹤乘云下,莫遣仙姝入座中。却愧袈裟留住久,钓船犹系柳桥东。

勿谓此亭水,岿然气不群。静中观变化,闲处立功勋。水细通岩窦,亭高压海云。隐居行素志,不负圣明君。

寂寞随工药市行,可能金石尽知名。飞仙未必真违世,长使痴氓学卫生。

池塘生春草,梦中共、水仙相识。细拨冰绡,低沈玉骨,搅动一池寒碧。吹尽杨花,糁毡消白。却有青钱,点点如积。渐成翠、亭亭如立。汉女江妃入奁室。擘破靓妆拥出。夜月明前,夕阳_后,清妙世间标格。中贮琼瑶汁。才嚼破、露飞霜泣。何益。未转眼,度秋风,成陈迹。

帝舜登天四海臣,可怜生杀不由身。持平第一张廷尉,更听君王误杀人。

寂历斜阳岸,高低犹涨痕。轻舟随浪稳,远水带烟昏。野色几番换,乔林何处村。情怀了无事,安得易销魂。

二妃端协帝,三后共兴周。决策天同力,收功语不流。权宜从杀礼,末命尚深忧。郁郁佳城闭,终天配寿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