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影 (白野达兼善隶颜)

每闻天鹤乘云下,莫遣仙姝入座中。
却愧袈裟留住久,钓船犹系柳桥东。

作品评述

《金粟影》是明代释良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每当听到天鹤乘云降临,不要让仙姝进入座中。
但我却羞愧地长时间留在袈裟之下,钓船仍系在东边的柳桥上。

诗意: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和修行之道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纯洁和超凡境界的追求。诗中以天鹤和仙姝作为象征,通过描绘它们的仙境之态以及自己对修行的虔诚,诗人表达了对超脱尘俗和追求道德境界的强烈愿望。

赏析:
1. 自然意象:天鹤和仙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神话形象,象征着高贵、纯洁和超凡的境界。诗人通过天鹤乘云和仙姝的形象,营造了一个神秘而超脱世俗的氛围。

2. 对比手法:诗中的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的虔诚和自省。诗人羞愧地长时间留在袈裟之下,与天鹤乘云和仙姝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修行的责任感和自我要求的严格。

3. 修行意识:诗中的袈裟和钓船象征着诗人的修行过程。袈裟作为僧人的装束,代表着诗人对佛法的追求和对道德准则的坚守。钓船系在柳桥东边,暗喻诗人对修行道路的执着和坚持。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修行之道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追求纯洁和超凡境界的愿望,同时展现了对自身修行的自省和努力。它以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将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诗词推荐

揽胜栖真处,山穷境忽开。碧澄丹壑水,青叠翠屏苔。岭树宜高下,溪流当去来。声光画不得,临此但低徊。

茂材异等竟无闻,教耨明耕却有人。能旱能风须记取,汉家元气太宗仁。

红杏了,夭桃尽,独自占春芳。不比人间兰麝,自然透骨生香。对酒莫相忘。似佳人、兼合明光。只忧长笛吹花落,除是宁王。

清明好时节,傲吏小诗家。失意因流水,伤心为落花。人归知市静,日落见山斜。明日三叉路,村醪亦自佳。

古寺郊丘侧,钟鱼晓未喧。双林有遗骨,瑞萼记名园。粒石嗟余饭,神槌想叩门。蚕桑犹有谒,鼓舞动山村。

白石先生眉发光,已分甜雪饮红浆。衣巾半染烟霞气,语笑兼和药草香。茅洞玉声流暗水,衡山碧色映朝阳。千年城郭如相问,华表峨峨有夜霜。

子美西来筑此堂,浣花春水共凄凉。鸣鸠孔燕归何处,野草闲花护短墙。英雄去矣柴门闭,邻里伤哉竹径荒。安得山瓶盛乳酒,送分渔父濯沧浪。

坚轻筇竹杖,一枝有九节。寄与沃洲人,闲步青山月。

白首栖禅者,尝谈灞浐游。能令过江客,偏起失乡愁。室倚桃花崦,门临杜若洲。城中无此景,将子剩淹留。

寒城眺晚牛羊下,翠荡涵秋鹳鹤飞。风雨灯前话畴昔,应怀坡颍不成归。

蜀都既平,将臣失律。此众悍骄,彼民危栗。当涂叫呶,合万为一。匪怀则威,帝心是恤。

花公莫爱,四时俱好是长春。曲径深丛枝袅袅。晕粉揉绵,破蕊烘清晓。十二番开寒最好。此花不惜春归早。青女飞来红翠少。特地芳菲,绝艳惊衰草。只殢东风终甚了。久长欲伴姮娥老。

客里家山,记踏来时,水曲山崖。被滩声喧枕,鸡声破晓,匆匆惊觉,依旧天涯。抖擞征衣,寒欺晓袂,回首银河西未斜。尘埃债,叹有如此发,空为伊华。古来客况堪嗟。尽贫也输他□在家。料驿舍旁边,月痕白处,暗香微度,应是梅花。拣折一枝,路逢南雁,和两字平安寄与他。教知道

与子十年旧,其如离别何。宦游邻故国,归梦是沧波。京口青山远,金陵芳草多。云帆晓容裔,江日昼清和。县郭舟人饮,津亭渔者歌。茅山有仙洞,羡尔再经过。

农人耕凿遍奚疆,部落连山复枕冈。种粟一收饶地力,开门东向杂夷方。田畴高下如棋布,牛马纵横似谷量。赋役百端閒日少,可怜生事甚茫茫。

征马嘶长路,离人挹佩刀。客来东道远,归去北风高。时候何萧索,乡心正郁陶。传君遇知己,行日有绨袍。

祗说清谈晋业虚,兰亭之乐后来无。一时人物已陈迹,千古山林空画图。钟带夕阳来远寺,碑和春风卧平芜。昭陵玉匣犹难保,笔意从谁认鼠须。

利剑光耿耿,佩之使我无邪心。故人念我寡徒侣,持用赠我比知音。我心如冰剑如雪,不能刺谗夫,使我心腐剑锋折。决云中断开青天,噫!剑与我俱变化归黄泉。

老大生憎儿子态,更无春怨与秋悲。略将杯酌随宜具,剩有溪山取次嬉。爱客不妨兼泛泛,论文何苦太奇奇。况曾窥得尊生术,通昔蒲团日一炊。

小池倒影弄余辉,照耀虚檐极出奇。木杪不鸣风力软,闯萍翻藻有鱼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