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道士故庐

青城道士跨青牛,去作清都汗漫游。
朝扣九关朝玉阙,暮回三岛宴金楼。
丹随鹤舞缑山月,剑伴龙归洛浦秋。
犹有石房云不散,晓风松柏两飕飀。

作品评述

《林道士故庐》是宋代诗人陈允平的作品。该诗以描绘青城道士的生活为主题,展现了他的游历和修行之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林道士故庐》中文译文:
青城道士跨青牛,
去作清都汗漫游。
朝扣九关朝玉阙,
暮回三岛宴金楼。
丹随鹤舞缑山月,
剑伴龙归洛浦秋。
犹有石房云不散,
晓风松柏两飕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名叫林道士的青城道士的故事,展示了他在清都汗(指长安)的漫游和修行经历。诗中以富有想象力和意象的语言,刻画了道士的壮丽场景和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首两句,“青城道士跨青牛,去作清都汗漫游”,道出了道士离开青城,骑着青牛前往长安的情景,表达了道士的远行和探索的精神。

接下来两句,“朝扣九关朝玉阙,暮回三岛宴金楼”,描述了道士在长安的经历。他白天登上九重关卡,向玉阙(指皇宫)进发,晚上回到他的居所三岛(指长安城内的某个地方)宴会于金楼。这揭示了道士身份的尊贵和他在都城的交游。

下一句,“丹随鹤舞缑山月”,通过运用色彩和动态的形容词,将道士与仙鹤一起在缑山下舞动。这一景象描绘了道士与自然的和谐,并暗示了他修行的仙境。

接着的一句,“剑伴龙归洛浦秋”,通过剑与龙的意象,表达了道士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剑象征着武士精神和勇气,而龙则代表着神秘和力量。道士与龙共同回到洛浦,象征着他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归属感。

最后两句,“犹有石房云不散,晓风松柏两飕飀”,描绘了道士归来后的宁静场景。石房中弥漫着云雾,清晨的风吹拂着松柏,展示了道士与自然的融合和他修行归宿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描绘道士的旅行和修行经历,以及他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道士修行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它展示了道士追求心灵自由和与自然合一的理想,以及他在修行过程中经历的种种奇遇和心境变化。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道士的人生旅程和内心世界,给人以深思和想象的空间。

作者介绍

陈允平,字衡仲,又字君衡,号西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试上舍不遇,遂放情山水,往来吴淞淮泗间。恭宗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元学案》卷二五《参议陈西麓允平先生》)。宋亡,以人才徵至元大都。不受官,放还。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五《西麓诗稿》卷首、《宋诗略》卷一五。 陈允平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西麓诗稿》爲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生民以来,道莫兴京。温良恭敛,惟神惟明。我洁尊疊,陈兹芹藻。言升言旋,式崇斯教。

握手两旬许,归途千里余。继今难得便,及早发回书。父祖初深契,儿孙久渐疏。朱陈婚嫁约,还可继之欤。

约束南风彻晓忙,收云卷雨一川凉。涨江混混无声绿,熟麦骚骚有意黄。吏卒远时闲信马,田园佳处忽思乡。邻翁万里应相念,春晚不归同插秧。

绿树连村暗,黄花出陌稀。远陂春草绿,犹有水禽飞。

落帽晚风回,又报黄花一番开。扶杖老人心未老,堪吹谩有才情付与谁。芳意正徘徊,传与西风且慢吹。明日余尊还共倒。重来未必秋香一夜衰。

卓茕欧阳子。是江山、毓秀锺灵,异才间世。恰则韶光三月暮,蓂叶尧阶有四。正天启、悬弧盛事。金鸭亭亭书云篆,散非烟、南极真仙至。来为尔,荐嘉瑞。神清洞府丹书字。拥笙歌、绮席高张,更罗珠翠。千里长春人不老,仙籍玉环暗记。但判取、醄醄沉醉。拟作新诗八千首,待一年、

栖乌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眠清樾。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

只有短辕车锡导,更无灵寿杖扶光。林间竹笋饱一世,阁下薇花阅几郎。曩欲裂麻宁拂袖,老当还笏不须囊。绿阴周匝迷行径,谁念茙葵惟向阳。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西山朝来多爽气,露沐风梳发新翠。泄云无力占山腰,初日分光上山背。远山苍茫近山紫,四面钟鱼谈佛事,人间那得山为城,玉京联绵互相似。先生结庐待三顾,道合宁论入宫妒。肯为闽山得得来,蜡屐深寻九霄路。诗成逸兴横太清,平明更作支提行。会须佳处吞八九,归去与君增眼明。

平寺九折坂,通天一片心。宁甘门肮脏,不与俗浮沉。方授纵横对,忍闻虞殡音。平都秋月白,精爽伴王阴。

宝月乘鸾空复情,颇嫌携重爱携轻。犀皮赤柄终伤俗,细骨洪蕉竟入清。格调不殊蒲处士,工夫全藉楮先生。文饶空赋桐花凤,绚丽虚成画史名。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遗老不应知此恨,亦逢汉节解沾衣。

毛吞巨海深,一顿饱忻忻。曹溪一滴水,犹尚带辛勤。

夔子当年国,明妃此夕村。温泉通海窟,石壁镇江门。野哭知谁氏,年饥守故原。啼乌声未歇,犹和断肠猿。

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一杯谁举。笑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须记取。昨夜龙湫风雨。门前石浪掀舞。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依约处。还问我、清游杖履公良苦。神交心许。待万里携君

栗玉黏枝细,青云翦叶齐。团团岩下桂,表表木中犀。江树风萧瑟,园花气惨恓。浓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栖。

次公清而狂,其本出天性。惜哉公廉质,不以儒术正。陷害公峭刻,奸犯语坚劲。在位及贵戚,合然仇怨盛。稀迁愈失意,躁戾因以逞。王生识其趣,劝以全寿命。胡为不开纳,封事转凌横。五帝官天下,此语岂君听。上怒以不改,章不求众定。礭然金吾奏,直以大逆订。虽为郑昌颂,高嫉

一枝苍玉寄宵人,远胜邛州九节纹。添得老来山水兴,指空敲石看飞云。

无端梅潦肆鸣渠,官舍萧条似僦居。把酒厌谈天下事,挑灯频读故人书。吏抄诗懒多讹字,僮治餐迟少嫩蔬。浊世炎蒸方郁郁,庭前新草不令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