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至无梅追用前韵一首

为觅梢头一点酸,缥枝红萼谩阑干。
东君已误当时约,犹敛幽芳待岁寒。

作品评述

《春至无梅追用前韵一首》是宋代诗人曾协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为了寻找那一丝酸涩,
缥缈的枝条上红色的花萼在谩饰栏杆。
东君已经误解了当初的约定,
依然收敛着幽香等待着寒冬的到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春季到来时,作者怀念梅花的情感。尽管没有梅花可追寻,但作者通过描述缥缈的红花萼,表达了对梅花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的“东君”可能指代春天,而“当时约定”可能指作者与春天之间的默契和期待。诗人感叹东君误解了他们之间的约定,但作者依然期待着寒冬过后梅花的再次盛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季的向往和思念之情。虽然没有实际的梅花可观赏,但作者通过描述枝条上的红花萼,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梅花的美丽。诗中的“东君”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作者对“东君”误解的表达,抒发了作者对春天迟迟未至的失落和遗憾。然而,作者依然愿意等待,期待着梅花在寒冬过后的绽放。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出作者的情感,给人以诗情画意的美感。

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折射出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珍爱和期待。通过描绘梅花的缺席和对春天的渴望,诗人通过诗意的表达唤起读者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并在寒冷的冬季中给予人们希望和慰藉。

作者介绍

曾协(?-1173)字同季,号云庄。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诗词推荐

含桃花谢杏花开,杜宇新啼燕子来。好事可能无分得,名山长似有人催。檐声未断前旬雨,电影还连后夜雷。心迹共师争几许,似人嫌处自迟回。

今日有心还有累,当来无窗亦无宽。难将世事眉双皱,尽付尘缘指一弹。烦恼不从生处有,应酬都向梦中看。不知向去宽多少,万里秋空孤月寒。

寒筲惊坠,香豆初收,银床一夜霜深。乱泻明珠,金盘来荐清斟。绿窗细剥檀皱,料水晶、微损春簪。风韵处,惹手香酥润,樱口脂侵。重省追凉前事,正风吟莎井,月碎苔阴。颗颗相思,无情漫搅秋心。银台翦花杯散,梦阿娇、金屋沈沈。甚时见,露十香、钗燕坠金。

平池旋涨西山雨,密竹频惊北户风。垂箔屡销檀炷紫,出门时看杏梢红。酒成岂见甘而壤,花在须知色即空。只怪雕章今日至,不知清醉昨宵同。

红莲锦袖曹刚手,珑板腰肢捉板歌。何事夜深还演艺,花前争奈月明何。

岭上青松手自栽,已能苍翠映莓苔。岁寒本是君家事,好送清风月下来。

手把猪头,易见难识。莫教说破,分文不直。

蔷薇繁艳满城阴,烂熳开红次第深。新蕊度香翻宿蝶,密房飘影戏晨禽。窦闺织妇惭诗句,南国佳人怨锦衾。风月寂寥思往事,暮春空赋白头吟。

阁雨浮云寒尚轻。商量雪意未全成。莫嫌竹外萧然处,忽有幽香透鼻清。诗兴逸,酒魂醒。主人留客更多情。不辞满引成痴客,且为梅花醉一觥。

赣上人人说故侯。从来文采更风流。题诗谩道三千首,别酒须拚一百筹。乘画鹢,衣轻裘。又将春色过荆州。合江绕岸垂杨柳,总学歌眉叶叶愁。

北堂千万寿,侍奉有光辉。先同稚子舞,更著老莱衣。因为小儿啼,醉倒月下归。人间无此乐,此乐世中稀。

千古江山归雅量,犹今二眺有遗踪。要知当日经纶志,问取丹崖几树松。

瞰水比连阁,开山上下庐。四时篁有笋,两岸鳝多鱼。白苧男抽肃,新丝女卷舒。吾曹嗟跋涉,不合早看书。

数声回雁。几番疏雨,东风回暖。甚今年、立得春来晚。过人日、方相见。缕金幡胜教先办。著工夫裁剪。到那时睹当,须教滴惜,称得梅妆面。

别传眼法定何如,不用平平许负书。贵客逢轩乘有分,道人得玉食无余。钧天万舞知新奏,华表千年识故居。田屋老翁亏鉴戒,伴鸡同放不知渠。

夕耀乘烽,功存字县。金秦在县,以时致度。祀事孔寅,明灵降磁。洁粢岂盛,仓箱流行。

大行好流,三十有六。无此火儿,其数不足。

先生素志已形诗,弟子何妨鼓瑟希。时若伊周方有任,命如孔孟可无归。要终四海乘槎去,高谢西山食粟非。此道难言身未果,且当从世共依违。

净练已欣平似熨,更因过雨助清深。何人孤笛穿云杪,远岸归舟入树阴。鸥鸟惯看迁客面,江山偏识老夫心。半钩小卷黄昏月,欲得新计个里寻。

嶮崖之处,无处插嘴。去却药忌,露当门齿。杈下放身舍命,个里如龙得水。三千里外赚吾来,捋虎须兮捉虎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