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道源

南来趋斗禄,出处最分明。
不受吏尘触,常依古道行。
宦情云样薄,心事水边清。
待洗巢由耳,欹风听凤鸣。

作品评述

《寄王道源》是宋代诗人胡仲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寄给王道源

南方的人来追求功名,出身背景最为明显。
不受官场的尘埃所染,时常依循古代的道路行走。
世俗的事情对他来说微不足道,内心的事情如水边的清泉。
他等待时机洗清自己的巢穴,静静侧耳倾听风声中凤鸣的声音。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南方来到北方谋求功名的人,他并不受到官场的纷扰和烦忧的影响,始终坚守着古老的道德准则。他对世俗的权势和物质追求看得很淡,心境宁静如水边清泉。他等待时机,希望摆脱俗务,追寻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志向和追求。

赏析:
胡仲弓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追求清心寡欲、追求内心自由的理念。南来趋斗禄,出处最分明,揭示了人们追求功名利禄的现象。不受吏尘触,常依古道行,表明主人公并不受官场的腐朽和糜烂所动摇,始终坚持古道的行止。宦情云样薄,心事水边清,表达了主人公内心淡泊名利、宁静自若的心态。待洗巢由耳,欹风听凤鸣,意味着主人公正等待时机,希望能够摆脱纷扰,追寻内心的真正声音。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官场的痛感和对追求内心自由的向往。通过对比南来北往的追求利禄与坚守古道的主人公,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和对追求真正价值的呼唤。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反思,同时也呼唤人们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作者介绍

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参兄。生平不见记载,据集中诗知其二赴春闱始中进士,初官县令,未几即以言事被黜。继爲绍兴府掾、粮料院官(《心泉学诗稿》卷四《寄胡苇航料院》),时间约在理宗宝祐六年(一二五八)前后(《戊午天基节口号》)。后弃官,以诗游士大夫间。有《苇航漫游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一二收其诗一百六十余首。清四库馆臣又据《永乐大典》辑爲《苇航漫游稿》四卷。 胡仲弓诗,前四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江湖后集》中之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第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金门缥缈廿年身,悔向云中露一鳞。终古汉家狂执戟,谁疑臣朔是星辰。

舟过临平后,青山一点无。大江吞两浙,平野入三吴。逆旅愁闻雁,行庖只鲙鲈。风帆如借便,明日到姑苏。

频登采芹亭,所乐非山水。君今去我东,愁绝重来倚。

远叩玄英旧隐扉,清风今日尚依依。云山自许老龙卧,霄汉不妨双凤飞。欲访骚人考槃地,但寻汉叟钓鱼矶。年来踏尽红尘路,赖有溪流濯客衣。

寺甚聊台余五月,户庭微细事皆知。山中菊径多归思,膝下莱衣少脱时。吏散庭空无滞牒,客来酒尽只新诗。耳闻眼见谁虚实。写与行人作口碑。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

雨馀天色渐寒渗。海棠绽、胭脂如锦。告你休看书,共我花前饮。皓月穿帘未成寝。篆香透、鸳衾双枕。似恁天色时,你道是、好做甚。

道人东鲁旧儒生,短褐翛然独自行。禾黍离离悲故国,风沙漠漠度长城。琴音不忍移南操,诗卷犹能续北征。如此金台君拂袖,水天云阔去留轻。

正月今朝半,阳台信未回。水芹寒不食,山杏雨应开。世网留三宿,真源寄一杯。因声谢猿鸟,岁晏会归来。

漏泽寺西估客多,楼前官道后官河。正值喧阗日中市,杨花小伎抱筝过。

岸转异江湖,江水流城郭,鸱鸮志意满,山鬼独一脚。

闭户凝神四十年,青鸾赤玺策云轩。琼棺数月金躯冷,满室天香酹一樽。

堂前捉绩子,力作忘朝餐。鹅黄雪白相照耀,插茅作簇高如山。蠢女采桑至煮茧,何暇膏沐梳髻鬟。缫成蜀锦与楚縠,舞姝缠头不论束。

白菊好开迟。冷蝶空迷。沾风惹露也随时。何事深藏偏在后,天性难移。陶令最怜伊。同病相医。寒枝瘦叶更栽培。直待群芳零落后,独殿东篱。

物有为身累,龟灵却受鑽。毛公今放汝,珍重保身安。

一自残春别,经炎复到凉。萤从枯树出,蛩入破阶藏。落叶书胜纸,闲砧坐当床。东门因送客,相访也何妨。

虚舟横沼面,窗户四玲珑。绛宇三山上,青天一镜中。夜深杨柳月,日永芰荷风。公退浑无事,江湖兴莫穷。

恨眉醉眼。甚轻轻觑著,神魂迷乱。常记那回,小曲阑干西畔。鬓云松、罗袜刬。丁香笑吐娇无限。语软声低,道我何曾惯。云雨未谐,早被东风吹散。闷损人、天不管。

吏师吾昔得三贤,回首思之几许年。屈指利名多少事,其间廉节最为先。

佳木扶疏漏晓暾,书床留得夜来云。幽经谈尽无功课,自理东窗芝术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