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

白马津头春水来,白鱼犹喜似江淮。
使君已复冰堂酒,更望重新画舫斋。

作品评述

诗词:《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白马津头春水来,
白鱼犹喜似江淮。
使君已复冰堂酒,
更望重新画舫斋。

中文译文:
在白马渡口,春水向这里流来,
白鱼仍然欢喜,仿佛置身江淮之间。
主簿已经恢复官职,供应冰堂之酒,
更期待着重新装修画舫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欧阳修的送别诗,欧阳修是宋代的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诗中表达了对欧阳修的祝福和期待。

首句“白马津头春水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暗示着欧阳修即将启程离开。白马津是一个渡口的地名,春水的来临象征着新的征程开始。

接着,“白鱼犹喜似江淮”,用白鱼喜欢江淮的水来比喻欧阳修对新的官职的期待。江淮是中国著名的河流,这里代表着官场的机会和发展。

第三句“使君已复冰堂酒”,使君指的是欧阳修,复指恢复官职。冰堂酒是一种清凉的饮品,可能表示欧阳修在新的官职上会受到赏识和待遇。

最后一句“更望重新画舫斋”,表达了苏轼对欧阳修未来的期望。画舫斋是欧阳修的住所,重新装修表示新的环境和生活。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寓意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欧阳修的祝福和对他未来前程的期望。诗中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苏轼的诗人才华和对朋友的真挚情感。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除却离忧百事慵,重来苔径旧时踪。江清秋响风催棹,鸟去庭空月照筇。回首独愁千万树,隔林细数两三峰。茫茫憔悴初冬色,飒沓时闻五夜钟。

试向昆明问劫灰,几看麋上苏台。閒中历日生青草,梦里乾坤化大块。塞雁南归春又去,江潮东下暮还来。临平山尽啼鹃歇,可是征人唤不回。

门前石塔子,八白与九紫。方道既分明,免被巡官使。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下。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更须石叟共甘公,酌得民言帝自同。四海人才容接里,百城生聚抚摩中。似闻圣世开皇极,欲倚名贤镇士风。看把璇玑扶大运,久于箕翼厚于嵩。

三十年前共苦辛,囊萤曾寄此烟岑。读书灯暗嫌云重,搜句石平怜藓深。各历宦途悲聚散,几看时辈或浮沈。再来物景还依旧,风冷松高猿狖吟。

庭旷多延月,斋空半贮云。松声行路共,泉脉近邻分。采药九蒸曝,朝真三沐熏。林间有丛杞,绕屋夜狺狺。

结茅当此地,下马见高情。菰叶寒塘晚,杉阴白石明。向炉新茗色,隔雪远钟声。闲得相逢少,吟多寐不成。

弈世英髦命世贤,悬弧时节早秋天。蟾光望处将三五,凤历推来恰半千。功向清朝终突兀,寿同皇祚合连延。预愁来岁逢今日,不得中书献此篇。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隘道临深壑,俯阑千仞强。惊禽忽独去,怪石偶成笔。月下芙渠色,风前{禾罷}稏香。反惭群动息,幽意更徬徨。

阴阴陵上柏,离离陵上草。樵儿与牧竖,踯躅陵上道。蜕骨出榛莽,后土不爱宝。衰暗吊寂寞,寒蟾照枯槁。白云散同漫,西风不敢扫。盖棺千年后,既往不能保。人生血肉躯,百年终丑老。安得紫微书,遗我一火枣。

去年寻处曾持酒。还是向、南枝见後。宜霜宜雪精神,没些儿、风味减旧。先春似与群芳斗。暗度香、不待频嗅。有人笑折归来,玉纤长、尽露罗袖。

小桥度雪度琉璃,更有清霜滑马踪。游子衣裳如铁冷,残星荒店野鸡啼。

见风而靡者草也,见霜而殒者赤草也。见风而鸣者松也,见霜而凌者亦松也。见风而靡,见霜而伤,焉能为有,焉有为亡。

万翠千红锦一张,春秋何处不芬芳。谁教无赖狂风雨,收作年华入鬓霜。

何事荆台百万家,惟教宋玉擅才华。楚辞已不饶唐勒,风赋何曾让景差。落日渚宫供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可怜庾信寻荒径,犹得三朝托后车。

薰兮有南风,下此沛然雨。后天初震怒,盍燎缁黄侣。端来丹山凤,况戢螽斯羽。君诗如民谣,能共天公语。

闻君新楼宴,下对北园花。主人既贤豪,宾客皆才华。初筵日未高,中饮景已斜。天地为幕席,富贵如泥沙。嵇刘陶阮徒,不足置齿牙。卧瓮鄙毕卓,落帽嗤孟嘉。芳草供枕藉,乱莺助喧哗。醉乡得道路,狂海无津涯。一岁春又尽,百年期不赊。同醉君莫辞,独醒古所嗟。销愁若沃雪,破闷

西来风浪涌金山,人在鸿蒙沆漭间。大地小孤天柱石,长江第一海门关。鲛人夜泣珠成泪,龙女晴梳翠作鬟。欲问灵巫报神语,我行何日定东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