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末近现代初樊增祥的《临江仙.伯熙答诗有“盆梅已落菊花来”之句,再拈此词》
拼音和注音
yī nián jiā rì bìng chūn qi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春秋:(名)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一年:是一个历法单位,有春夏秋冬四个节气,春天是年的开始和年的结束。
佳日:指温煦晴明的日子。
樊增祥
不详
原诗
人寿花红冬月半,寒香岁晚长留。
相邀陶令过罗浮。水边篱下,彼此识荆州。
高士累朝应合传,海宁新句重搜。
一年佳日并春秋。野王二老,瓶拂足风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