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秋风亭怀寇公

秋风亭上思悠哉,想见鸣琴日日来。
野水孤舟故如昨,为公长啸一徘徊。

作品评述

诗词:《巴东秋风亭怀寇公》
作者:孙应时
朝代:宋代

诗意:
《巴东秋风亭怀寇公》是宋代孙应时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中表达了作者在巴东秋风亭上的思绪和怀念寇公的情感。秋风吹拂,使得作者情意久久难舍,他渴望能够再次相见,共同欣赏琴音。诗中也描绘了一艘孤舟在野水中漂泊,仿佛是昨日般的孤独和寂寥。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表达对寇公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作者发出了长啸,一边徘徊思索。

赏析:
这首诗词以巴东秋风亭为背景,以寇公为怀念的对象,表达了孙应时内心的情感和思绪。通过对秋风、琴音、孤舟等意象的运用,诗人巧妙地营造出一种寂寥、孤独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郁结和怀念之情。

诗中的秋风亭是一个精神寄托的地方,作者在这里凭栏远望,思绪万千,情感久久不能释怀。他渴望能够与寇公再度相聚,共同分享琴音的美妙,这也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音乐的珍视。

孤舟漂泊在野水之上,给人一种孤独、迷茫的感觉,这或许也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寥。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发出长啸,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绪的波动,一边徘徊思索,展现出对寇公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使诗词产生出凄凉、孤寂的美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鸣,同时也引发读者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寄傲宁须门柳,哦诗不必庭松。伴我虚心直节,领渠明月清风。

稽山翠入家家窗,此家清绝无与双。丹葩绿树锦绣谷,清波白石玻璃江。一堤茂草有眠犊,数掩短篱无吠尨。北轩商略可散发,借与放翁倾酒缸。

橐籥冰霜万古闻,拍灰松地见馀坟。应缘神剑飞扬久,水水山山尽是云。

画框图飞云霭寒,楼台城堞有无间。烟收雨霁曾看否,见尽东南万叠山。

昨夜新霜冷钓矶,绿荷消瘦碧芦肥。一江秋色无人问,尽属风标两雪衣。

分宜七里逢重九。篱根无菊尊无酒。萧飒鬓如蓬。不禁吹帽风。插花开口笑。未分输年少。明岁定王台。传杯不放杯。

煌煌五星聚,瑞世启文治。明道十事奏,横渠一方议。有志不得行,曲学竟持世。六经亡其一,此责竟谁诿。

小红开也,问韶华、今年何事春早。尽道福星临照久,勾引东风仙岛。一点恩光,列城生意,万物无枯槁。园扉深处,也应满地芳草。却怪有脚阳春,如何移向崆峒了。父老牵衣留不住,只有攀援遮道。翠柏杯中,蟠桃花下,君看朱颜好。路人遥指,他年黄阁元老。

人生何中贵,贵在天资秀。譬如沙石间,金玉岂常有。有才不善用,多为淫邪诱。嗟哉栋梁材,往往厄樵手。章子吾不识,美在众人口。如何材艺多,四十无所守。所守者何为,非贵亦非富。古今圣与贤,历历垂星斗。景行苟有成,进退无一缪。不能功夫下,尚可名身后。百年随飘风,白发

笑携藜杖倚寒松,现世神仙一拙翁。冠简投关离玉阙,天人推出镇琳宫。身居星弁霞裾上,心在烟都月府中。岂是摩挲令发黑,不须服饵自颜红。百年赢得十分讷,万事算来俱是空。解织蜘蛛空结网,能言鹦鹉被樊笼。闲将世味闲中嚼,静把天机静处穷。学巧不如藏巧是,忘机不与用机同。

草蔓已多露,松竹总含风。群山左顾右盼,如虎更如龙。时见渔灯三两,知在谁家浦溆,星斗烂垂空。万有付一扫,人世等天宫。秋萧瑟,林脱叶,水归洪。江湖飘泊鸿雁,洲渚肯相容。要使群生安堵,不听三更吠犬,此则是奇功。一任画麟阁,吾自老墙东。

北风吹空天欲破,急雪如簁塞空堕。焚香初自蕊宫归,投鞭来就僧庐坐。乾坤一色飞鸟绝,市井无声百买饿。贫粟未给贫民啼,空屋漏穿不可过。

积水翻深畎,轻舠偏远湾。鸣榔时拨刺,挈风乱斓谝。贩妇贪趋市,渔翁喜动颜。轮他鸥鹭饱,烟际不胜闲。

城云漏日晚,树冻裹春深。糁密鱼虽暖,巢危鹤更阴。横风高弓弩,残溜细鸣琴。岁换儿童喜,还伤老大心。

篮舆屈曲上中岩,峻壁危峰面面山。心月亭前何世界,不知天上与人间。

朝阳岩下湘水深,朝阳洞口寒泉清。零陵城郭夹湘岸,岩洞幽奇带郡城。荒芜自古人不见,零陵徒有先贤传。水石为娱安可羡,长歌一曲留相劝。

今古多纷攘,宇宙弥氛埃。故友晨星然,往往沦劫灰。幸得莫逆交,子舆从子来。道义本契合,心迹无疑猜。不徒千斛舟,置此{左土右幻}堂杯。动静必与俱,书林日徘徊。一闻骊驹驾,黯然肠九因。从今子陵台,目睫常嵬嵬。

余与徐君幼文同谪钟离,结屋四楹,幼文居东楹,余居西楹。又尝赋诗曰:“梦里绿阴幽草,画中春水人家。何处江南风景,莺啼小雨飞花。”盖深有意于故园也。因题其室曰“梦绿”。蜀山江头万章木,细草幽泉荫修竹。五月六月山雨晴,空翠纷纷满衣绿。杖藜或来阴下行,云影不断凉风

昔我移官皇恐滩,缄诗送公因阿连。转头梅事两飘忽,我亦解秩当返辕。岂期邂逅客归会,逢公政成朝日边。可无一语道离阔,顾待别后空阑干。我闻袁人道路言,往者颇病吏道烦。袁人徯公以为治,如赤子待父母安。问公治袁竟何如,宽不至弛严不残。不惟民绝催科瘢,吏亦不急惠文冠。

逾年政化一无成,敢道民和狱论清。不以旁人评得失,个别一点自知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