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巩南迁初归二首

江家旧池台,修竹围一尺。
归来万事非,惟见秦淮碧。
平生痛饮处,遗墨鸦栖壁。
西来故父客,金印杂鸣镝。
三槐老更茂,花絮春寂寂。
中微未可料,家庙藏赤舄。

作品评述

《次韵王巩南迁初归二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家旧池台,修竹围一尺。
归来万事非,惟见秦淮碧。
平生痛饮处,遗墨鸦栖壁。
西来故父客,金印杂鸣镝。
三槐老更茂,花絮春寂寂。
中微未可料,家庙藏赤舄。

译文:
旧时家中的池塘台榭,修竹环绕仅一尺。
回来之后,万事皆非,只见秦淮河水碧透。
往昔常在痛饮之处,留下的墨迹有乌鸦栖息在墙壁上。
西方来的故友是父亲的客人,金印与鸣镝混杂在一起。
三株槐树老而更茂盛,花絮飘落春天寂寂。
微小之事难以预测,家庙中藏着红色的舄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轼初归故乡时的情景和心情。诗中的江家旧池台是他童年时代的回忆,他发现童年时的一切都已经改变,万事皆非,只有秦淮河水还是那么清澈明亮,似乎是他唯一能看到的熟悉之物。

诗中提到了他过去常常痛饮的地方,现在已经荒废,只有墙壁上留下了他的墨迹,而有乌鸦栖息其中,这也可被视为诗人自己的寓意,他的才华和作品被世人所忽视,如同被遗忘的墨迹。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苏轼的父亲的客人,来自西方的故友,他们的身份分别是父亲的客人和军队的将领,金印与鸣镝混杂在一起,象征着权力和武力。这也是对时光流转的描绘,不同世界的人和事交织在一起。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家庙的留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三株老槐树更加茂盛,花絮飘落,春天却显得寂寥。中微未可料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家庙中却有着红色的舄鞋,象征着传统和根基。

整首诗以苏轼的独特视角描绘了归乡后的复杂心情和对过去的留恋。通过诗人对家乡景物的观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苏轼对家庙和传统的深情厚意。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风流标格,惺松言语,真个十分奇绝。三分兰菊十分梅,斗合就、一枝风月。笙簧未语,星河易转,凉夜厌厌留客。只愁酒尽各西东,更把酒、推辞一霎。

古态日渐薄,新妆心更劳。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

一入深宫又十年,宫中元日也朝天。如今渐被人推长,羞押头班立御前。

千夫合作一贤人,合数贤人是圣神。莫道眼前无孔子,一身散作万千身。

兰生幽谷兮晔晔其芳,贤人在野兮其道则光。嗟兰之茂兮众草为伍,於乎贤人兮汝其予辅。宣德七年正月二十日

却缘腊雪勒孤芳,等待晴光晒麝囊,小立树西人不会,东风供我打头香。

故人不见岁将穷,临别风烟在眼中。岳院夜眠春涧雨,浦楼寒醉雪山风。谿南邮使明朝发,江北来帆二月通。廿载东桥歌酒伴,他乡残腊梦应同。

岑寂观群动,舂容领众香。三椽容卧起,一锸共行藏。俗眼荣朝槿,顽躯敌闰杨。皮枯面黧黑,心镜皎如霜。

君不见淮南少年游侠客,白日球猎夜拥掷。呼卢百万终不惜,报仇千里如咫尺。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蕙兰相随喧妓女,风光去处满笙歌。骄矜自言不可有,侠士堂中养来久。好鞍好马乞与人,十千五千旋沽酒。赤心用尽为知己,黄金不惜栽桃李。桃李栽来几度春,一回花落一

曲台送春目,景物丽新晴。霭霭烟收翠,忻忻木向荣。静看迟日上,闲爱野云平。风慢游丝转,天开远水明。登高尘虑息,观徼道心清。更有迁乔意,翩翩出谷莺。

闻道今年春信早,梅花不怕余寒。凭君先向近南看。香苞开遍未。莫待北枝残。肠断陇头他日恨,江南几驿征鞍。一杯聊与尽余欢。风情何似我,老去未应阑。

丝管纷纷烛满堂,枭卢掷罢夜飞觞。帷犀风定歌云暖,香兽烟浓漏箭长。泛菊已成前日梦,探梅又续去年狂。醉归自笑摧颓甚,冷逼貂裘怯晓霜。

我家仇山阳,昔有数椽屋。误落尘市间,读书学干禄。井枯灶烟绝,况复问松菊。如此五十年,一出不可复。高侯丘壑胸,知我志幽独。为写隐居图,寒溪入空谷。苍石压危构,白云养乔木。向来仇池梦,历历在我目。何哉草堂资,政尔饭不足。视我舌尚存,吾居有时卜。

公幕府间。从游者,洪驹父、徐师川、苏伯固父子、李商老兄弟。是夕登临,赋咏乐甚。俯仰三十九年,所存者,余与彦章耳。绍兴戊辰再闰,感时抚事,为之太息。因取旧诗中师川一二语,作是词。闰余有何好,一年两中秋。补天修月人去,千古想风流。少日南昌幕下,更得洪徐苏李,快

星霜几朝寺,香火静居人。黄叶不经意,青山无事身。抛生台上日,结座履中尘。自说一时课,别来诗更新。

岩前春草萋萋色,岩上春风淡淡阴。数百年来无谢客,□□依旧到如今。

初晴丽前楹,轻寒沍幽院。酒气菊边闻,垆霏竹间见。礼秩俱澹忘,情交自深眷。嘉会在永期,闲欢足清宴。

夜半一阳动,万木总皆春。当观向荣意,从此识吾仁。

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朱槛月明时,清香为谁发。

一祷心香雨例晴,万家和气酿成醺。时方入到昭亭路,风已吹开叠嶂云。话向禅中参冷淡,心於静处息纷纭。麦畦邂逅长沮语。想彻黄堂亦喜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