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杜审言的《守岁侍宴应制》
拼音和注音
jì dōng chú yè jiē xīn nián , dì zi wáng sūn pěng yù y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新年:(名)一年的开始,指元旦和元旦以后的几天。
除夜:除夜chúyè[watchnight;newyear'seve]除夕之夜;大年三十晚上
王孙:(名)被封王的人的子孙,也泛指一般贵族的子孙:~公子。
帝子:帝子dìzǐ帝王的子女
季冬:(名)冬季的最末一个月,即农历十二月。
杜审言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原诗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薰天。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
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