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洪适的《奉禋歌》
拼音和注音
sì shí yù zhú hé yú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四时:1.乐舞的名字。2.指一天中的朝、昼、夕、夜。3.春、夏、秋、冬四季。4.指一年四季中的农时。
洪适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原诗
吹葭缇籥气潜分。云采宜书壤效珍。
长日至,一阳新。四时玉烛和匀。物欣欣。
造化转洪钧。郊之祭,孤竹管,六变舞云门。
自古严禋。牺牲具,粢盛洁,豆笾陈。
衮龙陟降,币玉纷纶。彻高阍。
灵之斿,神哉沛,排历昆仑。
九歌毕,盈郊瞻槱燎,斗转参横将旦,天开地辟如春。
清跸移轮。阗然鼓吹相闻。籋祥云。
欢胪八陛,厘逆三神。圣矣吾君。
华封祝、慈宫万寿,椒掖多男,六合同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