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再呈十二叔)

飞凫仙令气如虹。
脱屐向尘笼。
凌烟画像云台议,似眼前、百草春风。
盏里圣贤,壶中天地,高兴更谁同。
应怀得隽大明宫。
无事老冯公。
玉山且向花间倒,任从笑、老入花丛。
三径步余,一枝眠稳,心事付千钟。

作品评述

《一丛花(再呈十二叔)》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晁补之。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丛花(再呈十二叔)

飞凫仙令气如虹,
脱屐向尘笼。
凌烟画像云台议,
似眼前、百草春风。
盏里圣贤,壶中天地,
高兴更谁同。
应怀得隽大明宫,
无事老冯公。
玉山且向花间倒,
任从笑、老入花丛。
三径步余,一枝眠稳,
心事付千钟。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感悟。下面是对诗词的诗意和赏析的解析:

诗词以一丛花为题材,通过描绘花朵的美丽和自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己处境的思考。诗的开头两句“飞凫仙令气如虹,脱屐向尘笼。”写出了花朵的美丽和灵动,以及作者对自然的向往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凌烟画像云台议,似眼前、百草春风。”描绘了花朵如云台上的仙人,宛如眼前的春风拂面,给人以愉悦和想象的感觉。这里的“百草春风”也可以理解为世间万物的蓬勃生机。

接着的两句“盏里圣贤,壶中天地,高兴更谁同。”运用了寓言的手法,将圣贤比作盏中的灯火,将天地比作壶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高尚情操和广阔天地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中的快乐和幸福的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应怀得隽大明宫,无事老冯公。”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宫廷文化和清闲无事的向往,也可以理解为对退隐田园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玉山且向花间倒,任从笑、老入花丛。三径步余,一枝眠稳,心事付千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追求,将自己比作一枝花,融入自然之中,心境宁静。这里的“心事付千钟”意味着将杂念和烦恼抛诸脑后,专注于自然和心灵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花朵的美丽和自然景物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融入了对古代文化和退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心灵宁静和自然境界的追求。整首诗意深远,富有诗人的感悟和情感。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秋之为气,正一番风雨,一番萧瑟。落日鸡鸣山下路,为问台城旧迹。老蔓藏蛇,幽花贱血,坏堞零烟碧。有人牧马,城头吹起觱篥。当初面代牺牲,食惟菜果,恪守沙门律。何事饿来翻掘鼠,雀卵攀巢而吸?再曰荷荷,跏趺竟逝,得亦何妨失?酸心硬语,英雄泪在胸臆。

议论

太空暗无际,昼见非其形。众星点缀之,相远难为明。光形无所丽,虚白不自生。半日见光彩,我居近日星。西海生智者,厚生多发明。摄彼阴阳气,建此不夜城。局此小宇内,人力终难轻。吾身诚渺小,傲然长百灵。食以保躯命,色以逢种姓。逐此以自足,何以异群生。相役复相斫,事惯

议论

曹刘有志混华戎,无奈吴儿两炬红。赤壁焰烧云梦泽,夷陵光照永安宫。人间自此鼎三足,天上无由日再中。惟有葛公心未死,夜深寒月照孤忠。

议论

谁是知非便肯休,空言大道眼前头。惟思利已浮名重,岂信功高入品流。

议论

兔诚中山族,中古稍分裂。唐虞用大牲,虽有目未瞥。兔孙能飞仙,飘忽天汉决。不逢易牙试,厥胄几泯灭。羿弧殒阳乌,曾不弋在穴。王良马慢忌,扑握几奔掣。初遭赳赳子,鼎饪饫毛血。中逢宋鹊窘,饥吻啄原雪。叔世削格多,星迸失行列。蹄穷不得逸,如鼠限高闑。应怜蚌潜水,曝腹

议论

平生似欠西湖债。每拼了、金貂解。妩媚烟云多变态。雕鞍来处,画船归去,花柳春风隘。玉京相接蓬壶界。入画遥山翠分黛。苏小不来时节改。一堤风月,六桥烟水,鹭约鸥盟在。

议论

镜湖有隐者,莫知何许人。出与风月游,居与猿鸟邻。似生结绳代,或是葛天民。我欲往从之,烟波浩无津。

议论

黄菊有名花,渊明无酒官。酒多人自醉,花好月同看。老未厌人世,天教共岁寒。未应携不去,高步蓬莱山。

议论

蔷薇开欲谢,峭寒渐少,轩槛俯晴沙。先来愁未了,又听一声,新阕落渔家。徘徊伫立,似玉笛、三弄昭华。春昼长、暗怀谁写,戏墨乱翻鸦。吁嗟。诗情犹念隽,酒兴偏豪,记南楼月下。曾共乐、沈烟绮席,烛影窗纱。农香秀色知何处,甚忘却、堤柳汀葭。空惆怅,无人共采苹花。

议论

寓居城中寺,萧然如深山。终年客不到,终日门亦关。晨朝香火罢,去履脱危冠。饱读古人书,会意有余欢。客有馈荔枝,荐又碧玉盘。吟哦更咀嚼,未羡朱两轓。鲛绡作红皱,护此冰肌寒。

议论

贾生三载在长沙,故友相思道路赊。已分终年甘寂寞,岂知今日返京华。麟符上相恩偏厚,隋苑留欢日欲斜。明旦江头倍惆怅,远山芳草映残霞。

议论

野菊亭亭争秀。闲伴露荷风柳。浅碧小开花,谁摘谁看谁嗅。知否。知否。不入东篱杯酒。

议论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议论

我有光珠无买价。光明常照芝田下。更没之乎并者也。知音寡。世间谁是能行者。一万精光浑守舍。四百四病都齐罢。透出火龙归造化。回仙驾。更无一点尘随马。

议论

幽居抱孤明,怀古思旧京。渴望宝连山,老桂不胜清。

议论

随牒相逢瘴海边,经从不为小留连。蓝田昼短子姑去,彭泽春浓我欲眠。近境曾无携具日,殊乡却有对床缘。天知道大话长意,借我黄花节以前。

议论

谢家离别正凄凉,少傅临岐赌佩囊。却忆短亭回首处,夜来烟雨满池塘。

议论

谁道重迁是旧班,自将霄汉比乡关。二妃楼下宜临水,五老祠西好看山。再葺吾庐心已足,每来公府路常闲。诗陪亚相逾三纪,石笥烟霞不共攀。

议论

玉阶接武侍凝旒,岁晚同寻洛社游。骑竹小儿迎辄去,戴花老监挽难留。班春行李那容缓,亭午前茅盍少休。造物殷勤爱公处,傍无妙丽护衣篝。

议论

绿匣何烦至,黄衣尚有云。催科宁是拙,稼穑亦良勤。当念沟中瘠,难专柱后文。谁令公喜怒,雁鹜政纷纷。

议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