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何承天的《鼓吹铙歌十五首(其九)芳树篇》
拼音和注音
fāng shù shēng běi tíng , fēng lóng zhèng pái huá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北庭:1.汉时称北匈奴居住的地方。2.唐时称西域为「北庭」,设北庭都护府。3.唐方镇名。4.指燕京。5.泛指塞北少数民族所统治之地。6.指汉代北单于所统治之地。
徘徊:比喻犹豫,拿不定主意。
何承天
何承天(370-447),东海郯人(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人 ),南朝宋著名的思想家和天文学家和音乐家。南朝任尚书载丞。何承天曾奏改《元嘉历》,订正旧历所订的冬至时刻和冬至时日所在位置,一直通行于宋、齐及梁天监中叶,在我国天文律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论周天度数和两极距离相当于给出圆周率的近似值约为3.1429,对后世历法影响很大。兼通音律,发明一种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能弹筝,复擅弈棋,著作有《达性论》、《与宗居士书》、《答颜光禄》、《报应问》等。曾奉命撰修《宋书》,书未成而卒。
原诗
芳树生北庭,丰隆正徘徊。
翠颖陵冬秀,红葩迎春开。
佳人闲幽室,惠心婉以谐。
兰房掩绮幌,绿草被长阶。
日夕游云际,归禽命同栖。
皓月盈素景,凉风拂中闺。
哀弦理虚堂,要妙清且凄。
啸歌流激楚,伤此硕人怀。
梁尘集丹帷,微飙扬罗袿。
岂怨嘉时暮,徒惜良愿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