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

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
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作品评述

《王昭君》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描述了主题是著名的唐朝美女王昭君,表达了诗人对她的赞美和对她命运的思考。

译文:
毛延寿画欲通神,
忍为黄金不顾人。
马上琵琶行万里,
汉宫长有隔生春。

诗意:
《王昭君》这首诗词以王昭君为主题,通过描绘她的美丽和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她的赞美之情。诗人以“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开头,形容王昭君的绝世美貌,她被人们视为无与伦比的神仙。然而,她的美丽却被黄金所阻隔,不能与普通人共享。接着,诗人以“马上琵琶行万里”,描述了王昭君被迫远嫁异国,离开了家乡和亲人,踏上了漫长的旅途。最后两句“汉宫长有隔生春”,意味着王昭君离开故土后,汉宫再也无法沐浴她的春风般的美丽。

赏析:
这首诗以王昭君为主题,抒发诗人对她美丽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她命运的思考。诗中通过以王昭君为中心描绘她的美丽和命运的转折,展示了诗人对她的钦佩之情。诗人通过琵琶行远嫁之旅的形象,表达了王昭君遭遇命运的不公,并借此反思社会的不公与离散之苦。整首诗意象清新明快,字句简洁有力,节奏流畅和谐,形象生动。通过描绘王昭君的美貌和命运,诗人着重表现了王昭君遭受命运的不公和离散之苦,寄托了诗人对美丽的人们遭受命运不公的关怀和思考。

作者介绍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令狐楚帅河阳,奇其文,使与诸子游。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巡官。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令狐绹雅善锴,奖誉甚力,故擢进士第,调弘农尉,以忤观察使,罢去。寻復官,又试拔萃中选。王茂元镇河阳,爱其才,表掌书记,以子妻之,得侍御史。茂元死,来游京师,久不调,更依桂管观察使郑亚府为判官,亚谪循州,商隐从之,凡三年乃归。茂元与亚皆李德裕所善,绹以商隐为忘家恩,谢不通。京兆尹卢弘正表为府参军,典笺奏。绹当国,商隐归,穷自解,绹憾不置,弘正镇徐州,表为掌书记。久之,还朝,復干绹,乃补太学博士。柳仲郢节度剑南东川,辟判官、检校工部员外郎,府罢,客荥阳卒。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学,商隐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时温[庭]廷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号三十六体。《樊南甲集》二十卷、《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今合编诗三卷。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人。生元和八年,大中十二年卒(据冯浩《玉谿生年谱》及岑仲勉《玉谿生年谱会笺平质》所推定。)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马别主兮,涕泗沾臆。士别主兮,喜见颜色。于嗟马兮,胡恋而驻。于嗟士兮,胡弃而背。

一片无尘地,高连梦泽南。僧居跨鸟道,佛影照鱼潭。朽枿云斜映,平芜日半涵。行行不得住,回首望烟岚。

闻说池阳郡,初能曲突虞。学官如旧否,文选尚存无。鱼蟹江淮聚,桑雨雨露腴。物平仍酒贱,时佩翠微壶。

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日从东畔出。昨夜黄昏又落西,茫茫无处寻踪迹。

竹边风细,月色淡阴阴。

四十年间梦已非,论文谈道意方微。愿言著眼羲皇上,南北东西莫浪归。

两峰环抱揖平川。

人人有一,山山值牛。兔丝吞骨,盖海承刘。

欲因旧筑倍劳形,昔在先生配二程。梅树护持供北顾,萱堂润色作东荣。但堪樽俎来三益,何必籓墙屏五兵。若徙荼醾分乞我,亦令儿辈记家声。

旅食江干秋复春,归耕未遂不胜贫。凭师细考何年月,可买山田养病身。

投君汉滨之玉佩,献君洛浦之明珰。感君提携祝寿昌,舜日尧年乐未央。为君楚舞纨袖扬,乍开乍合低复昂。矫若白鹄云中翔,雕楹绮阁回素光。竽瑟会节间笙簧,乐极悲来起徬徨。共指皎日输肝肠,乌白马角誓不忘。

(《六英》,高辛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帝喾能总六合之英华。凡二章,章六句)我有金石兮,击考崇崇。与汝歌舞兮,上帝之风。由六合兮,英华沨沨.我有丝竹兮,韵和泠泠。与汝歌舞兮,上帝之声。由六合兮,根底嬴嬴。

昔年簪组隘丘门,今日旌幢一院存。何事商於泪如雨,小儒偏受陆家恩。

金篆锁岩穴,玉斧凿山湫。飞泉溅沫无数,六月自生秋。天矫长松千岁,上有冷然天籁,清响眇难收。亭屋创新观,客鞅棹还留。推名利,付飘瓦,寄虚舟。蒸羔酿秫,醅瓮戢戢蚁花浮。唤取能歌能舞,乘兴携将高处,杯酌荐昆球。径醉双股直,白眼视庸流。

清泛三湘夜,中舱听雨眠。楚天闻过雁,北馆未归船。浊酒饮无算,青灯冷不烟。对床工觅句,达旦见新编。

园林深处绿成堆,更著松阴一径苔。烟欲过墙风约转,水将争港石冲回。断云收雨鸠呼妇,嫩麦盈堤雉应媒。独有残红春不管,等閒飞入酒卮来。

醉起意不尽,江边寻杜蘅。折来何所寄,游子在西京。一别三春晚,穷年百虑生。日斜空怅望,一水隔盈盈。

正愧修途烦仆马,忽投幽寺息尘埃。杜门只影惟便静,览镜双眉未忍开。春色更兼山色好,雨声常带生声来。呼童起视榼中物,为尔愚翁进一杯。

石峡侵寻过,江流次第平。篙人轻去住,船势任纵横。稳不妨危坐,忙犹得意行。明朝从起晚,但要到州城。

白额长蛇已就戡,不知贾郭更难堪。东吴陆喜乡先罪,五等还应有第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